湖北鄖陽:拐棗拐棗 年年向好_世界報道
來源:金臺資訊     時間:2023-05-14 09:59:28

“你們看,這棵長得多壯實,去年數它結得果子最多,今年肯定還能豐收!”老李熱情地向大家介紹著自家的拐棗種植園,他愉悅的心情也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我之前萬萬沒有料想到,從小吃到大的野果子竟然也能為家庭增加收益!這多虧了你們工作隊出的‘金點子’!”

村民老李帶著湖北省鄖陽區青山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的成員們沿著蜿蜒的山間小道一路向上,他們的目的地是一片特殊的種植園——拐棗樹林。此時的拐棗樹林老葉落盡、新葉待發,正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

老李和拐棗的故事,要從兩年前鄖陽區煙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進村那天說起。


(資料圖片)

2021年7月,十堰市鄖陽區煙草專賣局鄉村振興工作從鄖陽區譚家灣鎮正河村轉戰青山村,開始了發展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青山村四面環山、層巒疊翠,村莊更是依山而建,故此得名。根據區煙草局駐村人員摸底,全村132戶466人(含歷年動態調整),其中監測對象的8戶32人主要易返貧致貧原因是因病、因殘、缺勞力;脫貧人口勞動力人數259人,其中外出務工人數201人。村里的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務工,究其根本是因為青山村沒有支柱型產業。

“只有打造出本地特色產業、幫助村民在家門口增收,才能真正讓青山村發展起來。”鄖陽區煙草專賣局鄉村振興研討會上大家陷入了思考。

在工作隊走訪調研過程中,隊員們在村民老李家中發現了一種山間特有的果實——拐棗。拐棗學名枳椇,果實利用價值高,可直接食用也可入藥;枳椇木材細致堅硬,可為建筑和制細木工用具的良好用材。據了解,青山村有拐棗古樹28棵,其中列入保護名錄的有4棵,樹齡全部在280年以上,在青山村發展拐棗種植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和人文環境優勢。

有了特色產業,下一步就是動員村民們如何參與到拐棗種植中來。

“對比發展養殖業和發展中藥材等產業,拐棗樹易種、易活,其樹干、果實不容易遭受蟲災和病災害,投入人工、田間管理相對較少,發展拐棗樹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更加符合青山村的實際情況?!编y陽區煙草專賣局與當地村委在交流總結中找到了該村產業發展的出路。

發展種植業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過二次加工為拐棗注入新的活力,帶領群村人增加收入。老李是土生土長的青山村人,代代相傳的拐棗酒釀造秘方讓老李在村中遠近聞名,駐村工作隊在了解到這一點后,專程邀請老李做拐棗酒產業的“顧問”,計劃讓種植、生產、包裝、銷售全鏈條的拐棗產業在青山村成功落地。

在與鄉村振興工作隊的隊員們多次溝通之后,老李和其他村民們下定決心加入拐棗種植的隊伍中。2022年10月底,又是一輪拐棗收獲季,霜打過的拐棗去掉了澀味,入口滿是清甜。村民們徒手摘拐棗,不僅效率不高,指甲縫也被拐棗的汁水浸透,很不舒服。鄖陽區煙草專賣局黨員干部結對幫扶時想出了一個好方法,為拐棗“量身定做”了一把木質梳子,村民們只需用特制梳子順著拐棗枝往下一捋,拐棗便輕松地摘下來了,有了這把“梳子”的幫助,村民們采摘拐棗的效率大大提高。

“自從區煙草局的同志們到了青山,咱們村一年一個樣!”青山村的老百姓談起變化來,充滿了喜悅之情?!艾F在左鄰右舍的都在家,既能照顧家庭又不耽誤掙錢,現在村子人氣足,可熱鬧啦!”

鄖陽區煙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和村民同吃同住,把青山村當作自己的另一個故鄉,為青山村的發展盡心竭力。

“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加大村拐棗產業基地建設,維護好近70畝6000棵拐棗樹,今年計劃通過鄖陽區“五小電商”、“小蜜蜂電商”、村物流電商平臺進行線上線下銷售,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鄖陽區煙草專賣局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王曉波介紹道。

數十畝的拐棗樹枝上發著新芽,青山村更是一派欣欣向榮,老李家的小孫子正牙牙學語,跟著大人一字一句地唱著:拐棗拐棗,年年向好……(席曙光黃裕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