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頂層設計
來源:今日熱點網     時間:2025-04-01 13:48:58

有賴于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發展態勢,我國中小企業的商業模式不斷革新,業務不斷發展,市場范圍不斷擴大。有的企業業務逐步擴張到海外;有的企業希望獲得海外私募等等……無論是哪一種,隨著全球公司注冊和上市的需求越來越多,跨境股權架構也逐漸引起更多企業家的關注。我們就以2016年在港股上市的周黑鴨集團為例,給大家剖析一種常見的跨境股權架構,也是跨境私募與海外上市中最為悠久的股權架構——紅籌架構。

海外公司注冊與架構搭建是紅籌模式的核心環節。以周黑鴨為例,其頂層架構中的BVI公司正是通過海外公司設立實現股東信息保密與靈活股權管理。

首先什么是紅籌?紅籌企業是指注冊地在境外,但主要經營活動在境內的企業。為什么企業要搭建紅籌架構?境內運營的企業,希望在境外完成私募與上市,但如果單純設立境外主體,沒有境內業務和財務數據的對碰與支撐,無法達到上市的條件,因此企業會通過海外公司注冊搭建紅籌架構,通過境外主體來持有境內運營實體的資產或股權,最后以境外主體的名義申請在境外上市。

那么,接下來我們結合周黑鴨集團的股權架構,搞清楚在搭建每層架構時,是如何進行考慮,又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搭建。

首先,我們來看看紅籌架構的第一層:這是整體架構的頂層實際控股,在這個架構中的作用,是可以接收分紅或者將境外引入的資金往下投放。

周黑鴨原有的境內架構是由各家族成員、創業元老、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人等共同持股,在計劃搭建境外架構時,股東們不希望自身的信息被過多披露。而第一層架構中選擇BVI公司(即英屬維爾京群島海外公司注冊),最大的優勢就是其信息保密性高,公眾無法直接查閱當地公司股東名冊、股權占比等信息,能夠很好地保護股東們的信息。基于各方利益和股權激勵等,周黑鴨在2015年實施IPO前,設立了4家BVI公司。

這時候有個疑問,為什么周黑鴨的股東們不共同持股1家BVI公司,而在頂層設立多家BVI公司?更大可能性是,因為根據我國的外匯登記法規,如果多個股東放在同一個BVI公司,則任何一個股東的持股發生變化時,所有股東都需要辦理變更登記,周黑鴨集團股東人數較多,如果每次發生投資人進出,都需要辦理變更登記,那程序就太繁瑣了,而且BVI公司海外公司設立便捷,維護成本低,因此各股東單獨設立BVI公司的選擇是更優的。

第一層控股公司搭建完成,周黑鴨就要開始考慮上市,即布局第二層架構,上市主體。結果我們已經知道,周黑鴨最終使用開曼公司作為上市主體,在港股完成上市。

在選擇上市主體時,周黑鴨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資本市場的青睞度,二是公司主體的維護成本。因為周黑鴨主要的業務還是集中在境內,因此境外主體僅需要簡單維護即可。目前,中國香港、中國、開曼公司及百慕大公司都屬于香港上市可以接受的主體。但由于周黑鴨期望以紅籌架構上市,選擇開曼公司是一個更優的選擇。開曼公司屬于歐美上市更為青睞的主體,國際聲望良好,并且有更為嚴厲的反洗錢、反恐制度,更符合市場監管的需要,維護成本也很低。綜合以上,很可能是周黑鴨在搭建第二層架構,選擇開曼公司作為上市主體的主要原因。

回看2015年,雖然周黑鴨當時的商業布局都集中在境內,但企業家們,總是希望能夠擴大自己商業版圖,或許當時周黑鴨正是有布局全球化業務的考慮,因此設立了第三層架構。當有海外項目的時候,可以通過第三層BVI公司控股多個項目公司,合并項目公司的業務數據。但畢竟該業務只是未來的一個想法,目前僅僅是提前預備好架構,因此周黑鴨也選擇了維護成本相對較低的BVI公司。

到了這個時候,周黑鴨的紅籌架構的境外部分就基本搭建完成,那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上市了呢?還記得我們講什么是紅籌架構嗎?除了有境外能夠實際控股和上市主體,還需要鏈接境內實際運行的業務和財務數據。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上市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吸收境外融資到境內用于企業經營,另一方面,境內運營主體的利潤,能夠分紅至頂層股東。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和資金鏈路,一般就需要搭建WOFE(即外商獨資企業)公司,也就是第五層架構,再由WOFE公司控股境內運營實體公司。

那您可能會問,為什么又有第四層架構,香港公司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因為從實操層面來說,在境內設立WOFE公司時,需要對股東進行公證,考慮公證的費用以及時間成本等,選擇香港公司作為股東,會更優于直接使用BVI公司作為股東。

總的來說,紅籌架構的模式,可以實現境外上市主體對境內運營主體的股權控制,是眾多企業走向世界的必須認識的重要架構布局。企業在進行海外公司設立時,需要綜合考量法律合規、成本效率與戰略適配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