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資訊:《星穹鐵道》領銜,5款國產新游戲4月收入破億,游戲圈喜迎反彈!
來源:天下足球     時間:2023-05-07 17:11:26

結束五一小長假后,4月全球移動游戲的成績單也就此出爐。

按照慣例,以Sensor Tower的數據作為參考,GameLook發現4月全球預估月流水首次超1000萬元的手游達24款,其中首次超過3000萬元的游戲則達到10款,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5款實現了月收入破億的成績、3款達到了8000萬,這在最近幾個月的數據監測中都是難得一見的爆款扎堆。

在突圍成功的10款游戲中,共有7款出自于中國廠商,1款來自于韓國廠商,2款來自于歐美廠商,可見中國游戲公司在全球手游市場里占據著主導地位。


(資料圖片)

大作云集,米哈游騰訊莉莉絲再創新紀錄

今年3月,GameLook共整理出了12款在3月首破3000元預估流水的手游,相比之下,4月份入圍游戲數量少了兩款,但如果僅看新游戲的話,這兩個月游戲市場其實活躍度很高。

縱觀4月份突圍成功爆款手游可以說是大作云集,其中既有國內頭部廠商的旗艦作品,也有重磅IP加持的力作,甚至個別游戲在上線后創下了新的紀錄,整體來看,國內游戲行業回暖反彈的態勢十分顯著。

在此次GameLook整理出的10款游戲中,表現最為突出的當屬米哈游、騰訊以及莉莉絲旗下三款新產品。

先說米哈游,4月26日,米哈游的3D銀河冒險主題回合制策略游戲《崩壞:星穹鐵道》全球全平臺公測。該作在上線前便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國內與海外的總預約用戶量超過3000萬。

而在上線后,游戲僅在預下載階段便登頂了全球113個國家和地區的App Store免費榜,之后更是不負眾望奪得中國區iOS暢銷榜冠軍,在其他國家與地區也都位于暢銷榜前列,開服不久后,米哈游官方便宣布游戲的全球下載量突破2000萬大關。

而根據SensorTower數據顯示,《崩壞:星穹鐵道》僅僅在4月26日-4月30日上這5天時間里,預估流水收入就達到約3億元。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第三方監測平臺大多以榜單排名來預估收入、《星穹鐵道》位居國區暢銷榜第一其實監測平臺很難給出準確的預估收入數,且其無法統計PC版、國內安卓渠道以及米哈游官服的收入,因此《星穹鐵道》的實際收入可能要比SensorTower給出的預估數據大得多。

此前GameLook曾保守預估《星穹鐵道》發布首日全平臺流水突破1億人民幣,而業內不乏數倍于這個數字的各種說法。在GameLook看來,4月26日-4月30日這5個自然日的時間里,《崩壞:星穹鐵道》全球全平臺的總流水有可能接近1億美元,如果按照此前《原神》1億美元的研發成本來做比較,《星穹鐵道》將很快收回研發成本。

當然,具體的實際情況或許要復雜得多,畢竟游戲整體成本要算上AppStore、Google Play的30%平臺抽成,還要計入游戲的營銷費用,以及稅費成本,才能算總賬評估是否能回本,不過從開服一周的出色表現來看,《崩壞:星穹鐵道》這款游戲的吸金能力相當驚人。

同樣超出預期的,還有騰訊于4月18日上線的新作《合金彈頭:覺醒》。

這款由SNK正版授權、天美工作室開發的橫板動作射擊闖關手游,一經上線后便展現出了其強大的實力,空降國內iOS暢銷榜第2位,而根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該作發布僅兩周、4月僅國內iOS的預估流水就達到1.9億元,如若算上安卓版,游戲的收入只會更高。

近幾年在手游領域中,橫板動作或橫板射擊品類的新游戲并不多,很大一個原因是這個游戲類型打造爆款的難度極高,不過騰訊似乎在這一領域里摸到了門道,那便是IP改編。在此之前,騰訊曾推出了《魂斗羅:歸來》取得了月流水過億的成績,如今這款《合金彈頭:覺醒》再次重現了魂斗羅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橫板動作游戲品類里還有一個“明牌”的爆款,那便是跳票許久的《DNF手游》,該作去年在韓國上線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績,若能《DNF手游》在中國市場正式發布、想必會實現更高的收入記錄。

最后一款成績突出的新游戲,便是莉莉絲與研發商成都樂狗二度合作打造的全新SLG游戲《萬龍覺醒》(Call of Dragons)。

無論是雙方的合作方式,還是游戲繁中版游戲名,《萬龍覺醒》其實都朝著《萬國覺醒》續作的方向在走,更好的畫面以及更加MMO化的玩法,也讓這款游戲迅速脫穎而出,Sensor Tower數據顯示,這款游戲4月的全球預估流水成功突破了1.6億元。

從短時的下載量和收入角度來審視,《萬龍覺醒》的市場表現讓GameLook頗感震驚的是,這款游戲在歐美市場實現了“爆量營銷”,這在海外SLG品類發行中并不常見。畢竟SLG品類競爭已趨白熱化、成熟產品眾多、導致海外SLG用戶分布較為分散,要想短時集中大量優質SLG玩家發行難度不小。相比之下,中日韓等人口較多、核心玩家集中的手游市場,才會有手游產品爆量發行模式。大多數面向全球和歐美市場的SLG產品,更多采取的是逐步買量、堆高DAU的方式積累用戶,但過程往往耗時數月實現收入爬坡。

在GameLook印象中,《萬龍覺醒》應該算得上是在海外SLG市場里,月流水過億速度最快的SLG游戲、發布首月即實現這一成績,能在歐美市場爆量,GameLook十分好奇莉莉絲究竟采取了怎樣的妙招。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和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有些相似,《萬龍覺醒》同樣也是一款多平臺產品,除了移動端還上架了PC平臺,因此理論上游戲的流水收入還會比Sensor Tower的預估值更高。

IP產品穩定發力,多款游戲突圍成功

全面觀察4月份入圍產品能夠發現,IP改編游戲似乎占了主導地位,比如上文里的《崩壞:星穹鐵道》《合金彈頭:覺醒》都是IP產品,而《萬龍覺醒》雖然沒有IP加成,但《萬國覺醒》的成功加上樂狗、莉莉絲的品牌IP建設,吸引了很多玩家,某種程度上,這款游戲其實能算“半IP產品”。

毋庸置疑,IP的加持能為游戲提供更加可預測的規模化的潛在用戶群,進而提高產品的成功率。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取得了突出成績的游戲并不只有三款,4月份還有兩款IP改編新游戲在國內取得了月流水過億的成績,其中之一便是巨人網絡于3月28日上線的力作《原始征途》。

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該作4月僅國內iOS端的預估流水就達到了1億元,而根據巨人官方此前公布的數據,《原始征途》首月流水突破3億元。

作為巨人旗下的頭牌IP,巨人網絡對于《原始征途》這款游戲相當重視,今年初史玉柱也宣布將回歸研發一線親自督戰,游戲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打磨與優化。

而在上線后,《原始征途》則進行了大規模的買量,并且針對《征途》IP以及游戲的老玩家,邀請到了如呂良偉、高葉、阿如那這樣既具有影響力,也能夠挑起老用戶情懷的代言人,最終成功的引爆了市場。

另一款在國內表現突出的產品則是完美世界的《天龍八部2》,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該作4月僅國內iOS端的預估流水突破了1億元大關,而根據某券商預測,游戲的月流水也突破了3億元。

和《原始征途》同為MMO游戲,《天龍八部2》也在上線期間選擇了大規模的宣發。比如在游戲上線前,官方便邀請了97版電視劇中的三位主演“喬幫主”黃日華、“虛竹”樊少皇、“段譽”陳浩民作為游戲的代言人,三人再度重聚也幫助游戲成功出圈,吸引到了大量玩家的關注。

游戲上線后,官方在線上舉辦了多場直播活動,并進行了福利大放送,在線下,官方則在熱門商圈的廣告牌上進行宣傳推廣,引發了大量關注。

除了國內市場,在海外市場也有兩款靠IP實現突圍的產品,其中之一是Scopely發行的《Monopoly Go!》,根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該作4月的預估流水達到8000萬元,以其目前仍保持在日均收入超400萬人民幣的表現、《Monopoly Go!》很有可能在5月實現破億。

“Monopoly”是歐美知名的“大富翁”桌游,這款桌游在2015年前便已經累計賣出了2.75億份,在歐美市場的影響力相當大。得益于此,也使得《Monopoly Go!》擁有著很廣泛的受眾群。

在玩法上《Monopoly Go!》則保留了桌游中的地圖設計與基本框架,并融入了模擬經營玩法與社交元素,大IP加持以及Scopely強大的發行實力,最終也讓這款游戲快速脫穎而出。

另一款則是Playrix的《Fishdom Solitaire》,相比之下這款游戲的情況就十分的特殊,雖然游戲早在2021年5月就已經推出,但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游戲都在不斷的調優,直到2022年12月才開始了軟啟動發布,經過一輪運營后,游戲的收入與下載量也開始不斷走高,根據SensorTower數據顯示,該作4月的預估流水達到了3000萬元。

此前,GameLook便撰文分析過《Fishdom Solitaire》,該作是一款紙牌游戲,而這一品類擁有著生命周期長、吸金能力強等特點,不過,長久以來大部分市場份額都被品類第一名的Playtika的《Solitaire Grand Harvest》吃下,進軍這一賽道的新產品也不算多。

此次Playrix拿出自家的“Fishdom”IP想必也是希望從Playtika口中搶下這塊肥肉,而從產品來看,Playrix獨特的副玩法模式似乎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未來游戲營收會有怎樣的變化,GameLook也將持續關注。

海外市場仍有探索機會,差異化成制勝關鍵

講完常規的IP產品,再來看看“非常規”產品如何突圍。

眾所周知,近幾年出海成為大量游戲公司探索的新方向,在4月份里,也有兩款在海外表現十分出色的產品,其中,最引人矚目、也最超出預期的產品或許便是天游(元龍網絡)在日本發行的《魔鏡物語》。

早在2021年,該作便率先上線了國服,而后又進軍了中國臺港澳市場,面對彼時《三國志幻想大陸》、《NIKKE:勝利女神》等大作圍剿時,成功登頂了臺服iOS暢銷榜。

而此次進軍日本市場,《魔鏡物語》則又一次展現出其黑馬的姿態,上線不到兩天便拿下日本iOS暢銷榜第6,而根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這款游戲4月的預估流水達到8000萬元,成績相當出色。

同樣在海外取得成績的還有Habby的新作《蛇蛇貪吃》(SSSnaker),這款游戲可以說是一款標志性的“Habby式”游戲,其擁有著過去海彼旗下游戲的很多特點,比如Q萌的卡通畫風、簡單的操作方式、Roguelite元素等等。

在玩法方面,游戲吸取了很多“貪吃蛇”的設定,玩家操控“蛇”的移動方向即可,在這個過程中,蛇會對敵人自動發起攻擊。同時,玩家還可以拾取該道具增加蛇的長度,并且因為蛇身體的變長,自身的攻擊力還得到了提升。

這款融合了Habby式游戲設計思路的游戲上線后也吸引了不少玩家,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蛇蛇貪吃》4月的預估流水達到4000萬元,如果算上廣告變現收入,該作的收入或許則會更高。不可否認,靠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如今的Habby已經成為了爆款制造機。

最后一款來自Nexon的《普拉西亞戰記》(???? ??)則比較特殊,這是一款多平臺MMO,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該作4月的預估流水達到了8000萬元,如果算上PC端,游戲的流水或許會更高。

《普拉西亞戰記》的制勝法寶或許便是差異化,雖然在人物、美術層面該作仍擁有著濃厚的韓式MMO氣息,不過在玩法上,游戲則聚焦于攻城戰,頗有點國戰游戲的味道,得益于游戲出色的畫面表現力,以及具有一定差異的玩法,最終也幫助其脫穎而出。

整體來看,在4月份里,國內海外市場幾乎都有爆款誕生,它們可能是旗艦IP大作,也可能采取了差異化方式突圍,無論如何,在今年游戲業復蘇的大背景下,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驚喜之作出現在市場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