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拖后腿,民間投資增速由正轉負,央地如何提振信心?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3-06-19 17:15:11

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民間投資不僅是經濟活力的晴雨表,也是穩增長、穩就業、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五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正轉負,下降0.1%。

民間投資增速下降主要是被房地產拖累。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表示,今年1-5月民間項目投資(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9.4%,增速比1-4月加快0.3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高5.4個百分點。這說明年初以來提振民企信心的一系列舉措成效初顯,但是穩投資依然任重道遠。


【資料圖】

來源:國家統計局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紛紛推出政策舉措,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內容包括重大項目推介、拓寬融資渠道、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等,積極引導民間投資轉向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等新領域。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此前表示,民間投資面臨近期企業效益下滑、市場預期不穩等制約因素。總的來看,積極推動完善市場環境、積極增加對民間企業的支持將有利于民間投資逐步回穩。

民間投資緣何下滑

民間投資是反映市場經濟活力最直觀的指標之一,對于中國經濟穩增長意義重大,也是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所在。自2012年有民間投資統計口徑以來,全國民間投資占整體投資比重始終保持在55%以上,是投資的主力軍。

近年來,受國內疫情反復、國際局勢變化等因素影響,企業發展遇到不少挑戰和困難,對未來盈利預期下降,規模擴大能力減弱。不少民營企業出現投資方向不明、投資意愿不強、投資動力不足等問題。

一些研究機構認為,民間投資較低一方面和市場主體預期不佳有關;同時居民消費需求不足,而居民消費需求中民間投資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相對較多,消費需求不足也導致民間投資積極性降低;再者是出口是民間投資的重要領域,隨著前期訂單積壓逐步釋放,后續訂單下降也是導致民間投資不旺的一個原因。

付凌暉分析,民間投資的問題,影響因素比較多,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房地產市場調整的因素。比如,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下降13.8%,下拉民間投資增速5個百分點。

6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在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建設統一大市場等方面,分批次加快推出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并通過深化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切實增強政策有效性。

6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對外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8個方面22項任務,回應了當前市場的若干關切,比如《通知》提出“深入開展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和通報”“著力破除對不同所有制企業、外地企業設置的不合理限制和壁壘”。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第一財經表示,在宏觀經濟恢復過程中,仍存在內需不足、市場信心有待進一步提振等問題。其中,年初以來民間投資增速偏低現象較為突出。國家部署優化營商環境,旨在有效解決當前民間投資面臨的突出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具體實施細則出臺。

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

在各地支持民間投資的舉措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成為一項重要內容。這些項目不僅投資額度大,而且覆蓋領域廣。

近日,北京梳理篩選了一批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投資回報機制明確、有一定融資需求的項目,開展今年第一批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工作。此次擬推介項目共計149個,總投資1308億元。高精尖產業項目達64個,包括大興國際航空總部園、昌平生命谷產業基地一期和二期等項目,總投資715.2億元。

河南省鄭州市發改委5月下旬公布2023年第二批面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清單,共計69個項目、總投資1091.6億元。這些項目行業涉及基礎設施(含交通、水利、能源)、產業園區、社會民生等領域,民間資本可通過工程建設、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合作經營、參與盤活存量資產等方式參與。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信息顯示,從進展情況看,“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重點領域任務已細化分解到具體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去年以來,各地推介的5萬余個項目中超過9000個吸引到民間資本參與,涉及民間投資2.9萬億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的積極性不斷提升。

當前民間資本參與重點建設任務還存在一些難點堵點。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參與難度較高,從投資環境看,參與便利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民營企業效益下降、現金流緊張、再投資能力不足,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的意愿較低。此外,不少民營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參與投資規模較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時存在“小馬拉大車”現象。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表示,對吸引到民間資本參與的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推動加快項目審核備、規劃選址、環境影響評價、施工許可等前期工作手續辦理。在安排各類政府性投資資金時,對民間資本一視同仁,繼續通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支持民間資本參與的重大項目。

此外,孟瑋還提到,推動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加大對民間投資項目的信貸支持。鼓勵民間資本通過產權交易等方式盤活自身資產,支持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提升投資積極性。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

提振信心穩定預期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時,多地聚焦解決制約民間投資增長的問題,著眼于用市場辦法和改革舉措,切實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幫助企業穩預期、增定力、添信心,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

比如,多地圍繞破除民間投資“隱形障礙”作出了針對性部署。上海出臺的《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的設計、施工、原材料、設施設備供應等,在招投標中一視同仁,堅決破除隱性壁壘。

陜西發布的《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十條舉措》提出,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嚴禁任何部門以任何形式增設民間資本準入條件,創造公平市場準入環境,并對照公平競爭審查標準,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工程發包等領域,持續清理和廢除限制民間資本公平參與、妨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各類“潛規則”,進一步規范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多地發文支持民間投資參與科技創新項目建設,積極引導民間投資轉向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

比如,山東省大數據局發布《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落實措施》,重點圍繞推進精準便捷的涉企服務、推進優質高效的數據服務、推進泛在領先的數字基建服務、支持民營企業廣泛參與大數據工作等四個方面,提出12條具體舉措,進一步激發社會數據創新應用活力。

上海市支持民營企業申報上海市創新型企業總部,對獲得認定的民營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開辦費和經營獎勵。鼓勵民營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產業上下游等建立多種形式技術聯合體,申報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和市級重點實驗室。鼓勵民間投資積極參與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項目,對可再生能源項目按程序給予0.05元/千瓦時—0.3元/千瓦時的資金支持。

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顧軍表示,從發展質量看,上海民間投資成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數字經濟等國家創新戰略、新賽道的骨干力量,上海要全面落實好三大產業相關的各項資金補助政策,積極引導民營企業深度參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產業高地建設,同時打好專業服務“組合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