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微動態丨電力行業利好迭出!火電企業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來源:財華網     時間:2023-04-24 22:01:23

近期,電力股異動頻頻引發市場關注!

4月24日,港股電力股再度逆市上漲,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HK)漲5.16%,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HK)漲2.5%,大唐發電(00991.HK)、華潤電力(00836.HK)、中國電力(02380.HK)等均不同程度上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消息面上,電力股走勢向上,離不開電力行業預期不斷向好催化。

01行業利好迭出!

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從需求端看,隨著疫情管控放開及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我國經濟有望持續向好,拉動電力消費需求增速回升。

進入2023年,中小企業開工率和復工達產率明顯提升。截至3月末,開工率在75%及以上的企業占55.95%,比上季度上升25.15個百分點;開工率在75%以下的占44.05%,比上季度下降25.15個百分點。

伴隨著工業活動持續復蘇,帶動了用電需求的回升,電力行業延續快速增長趨勢。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3年一季度的能源生產情況。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6.2億千瓦,同比增長9.1%。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8億千瓦,同比增長11.7%;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4.3億千瓦,同比增長33.7%。

1-3月份,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1264億元,同比增長55.2%。其中,太陽能發電522億元,同比增長177.6%;核電161億元,同比增長53.5%。電網工程完成投資668億元,同比增長7.5%。

另外,在政策端,近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也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關于加強新型電力系統穩定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出,完善合理的電源結構。統籌各類電源規模和布局。增強常規電源調節支撐能力。

受以上消息提振,港股電力股應聲走強。

02火電企業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近些年來,雙碳背景下,電能在能源消費中比例持續提升,是全球能源格局發展的大勢所趨。

截至2022年,火電仍舊貢獻超7成的發電量,在我國電力系統中占據主導位置。據悉,火電企業的商業模式為“采煤——發電——售電”,因此決定其盈利也主要由煤價、電價和負荷三個因素共同決定。

2022年,煤炭價格依舊高位運行,雖然2022年市場化電價普遍上浮約20%,但仍不能完全覆蓋電力成本。

體現在業績上,五大電力企業的盈利極端分化。中國電力(02380.HK)、國電電力(600795.SH)、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HK)三家企業在2022年均已實現扭虧為盈,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48億元、28.25億元、9.32億元。

而大唐發電(00991.HK)從2021年的虧損91.03億元收窄為虧損3.3億元;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HK)2022年凈虧損幅度依舊較大,為102.18億元,加上2021年虧損的125.2億元,合計兩年虧損達227.38億元。

進入2023年,煤炭價格持續下行,火電企業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

行情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秦皇島港動力煤(Q5500)山西產市場價1009元/噸,相較于3月末的1075元/噸,回落66元/噸;長協煤價方面,CCTD秦皇島動力煤(Q5500)年度長協價4月份為723元/噸,環比3月下降1元。

西南證券認為,在“下限保煤、上限保電”的煤電價格改革機制與中長協簽訂繼續保持高位的疊加下,煤電矛盾有望進一步緩解,動力煤價格有望回歸合理水平。

國泰君安則稱,預計代表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盈利修復趨勢不改,但受煤炭庫存結轉等因素影響,火電公司盈利改善幅度或滯后于經營口徑煤價變化,2023年第一季度火電盈利主要取決于煤炭長協兌現情況。

此外,從投資角度而言,多家電力巨頭的發電結構從傳統能源轉型到新能源,這也令發電企業的估值重塑具有合理性和可持續性。

光大證券判斷未來短期內動力煤供需寬松,價格仍有下行壓力,利好火電運營商。新能源為未來電力重要增量,大電網、電力數字化等是未來重要布局方向,建議關注綠電運營商:三峽能源,龍源電力;數字化:國網信通。

國盛證券也認為,目前能源運營商的電力企業,在未來新能源轉型過程中有更大的成長潛力,板塊估值應在15倍P/E以上,新能源發電占比高且治理優秀的龍頭企業合理P/E可以達到25倍。

作者|瓶子

編輯|Effie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