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無緣亞洲前16強 馬德興:國字號球隊管理頻繁更換是禍根
來源:直播吧     時間:2022-10-14 10:48:20

直播吧10月14日訊 針對進入21世紀后的三代中國年輕球員連續無緣亞洲前16強的現象,記者馬德興發文進行了點評,他認為足協以及相關國字號球隊的管理頻繁更換是禍根。

以中國足球過去10多年的發展史為例,迄今為止,中國足協的最高管理者已經先后更換五任,幾乎是平均每兩年換一位。于是,不管是相關的管理人員抑或是具體帶隊者,也是頻繁更換。

正常情況下,一位教練帶一支足球隊,從接手到成型至少需要兩年左右時間。但是,過去10年的中國青少年國字號隊伍,像1997年齡段作為2020東京奧運會適齡隊伍,從中國足協第一次組建選拔隊到最后出戰東京奧運會預選賽,五年之內橫跨三位足協最高領導,前前后后更換了七任主教練。至于其他不同年齡段隊伍就更無需多言了,從所謂的“U25集訓隊”到“紅黃藍對抗”,到“國足打中超”的流產,再到管理權的不斷交替、管理部門的變換,一時間混亂不堪。

可以這么說,中國足球特別是青少年足球包括國字號隊伍的“折騰”,一句話就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在整個過程中,還不斷地打著所謂“創新”、“改革”的旗號,行“瞎折騰”之實。加上各種利益交織其中,所以,原本基礎并不算雄厚的中國青少年足球每況愈下也就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中國足球原本并非沒有基礎、沒有體系,但過去10多年的實踐是將原本薄弱的體系進一步加速摧毀,國字號青少年隊伍無緣八強到甚至一度連進入決賽階段比賽都成問題,就是這種“折騰”所結成的果。

雖說在2004年齡段、2003年齡段、2006年齡段三支“00后隊伍”連續穩定地拿到亞洲大賽決賽階段比賽參賽資格之后,情況算是“正常了”,但不敢保證未來是否會就此轉入正軌、并朝著希望的方向發展,原因就在于:沒有人敢保證接下來的管理層會不會再頻繁更換、折騰是否會繼續。(德里森)

關鍵詞: 國字號球隊管理頻繁更換 青少年足球 中國足球 紅黃藍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