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13年換13隊終嘗一冠,伊斯梅爾-史密斯的奇幻漂流
來源:后廠村體工隊     時間:2023-06-14 09:00:44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總決賽開打之前,約基奇被問到了一個問題:打總決賽是不是他的職業生涯的最重要的時刻?

約基奇給出的回答是:是的,因為有機會讓掘金隊內的老將們拿到總冠軍戒指。
“杰夫-格林、德安德魯-喬丹,還有伊什梅爾-史密斯。”
是的,還有伊什-史密斯,轉眼間,這個曾經在火箭和姚明當過隊友,曾被國內火箭球迷親切地稱為“伊妹兒”又被慢慢淡忘的小個子,剛剛度過了他職業生涯的第13個賽季。他在這一年還創造了一項歷史紀錄:效力的球隊總計,13支。
他在名校維克森林大學打完四年,史密斯以落選秀的身份在火箭開始職業生涯。當年效力于火箭的洛瑞還記得伊什是怎么留下來的——“他在訓練的時候把我和阿隆-布魯克斯搞得很狼狽,他太快了,我倆根本跟不上他,”洛瑞回憶說,“有段時間我是真不喜歡和他對位訓練,所以他能一路走到現在,是有真本事的。”
于是,身穿著13號球衣的“伊妹兒”,成了“小黑豆”和“小鋼炮”身后的第三后衛。
在新秀賽季,伊什的確給姚明傳過球,而且倆人還真的一起首發過:在伊什職業生涯的第四場,火箭主場迎戰森林狼,那場伊什生涯第二次安排首發,搭檔姚明,那天他打了足足41分鐘;下一場他又得到了首發的獎勵,對手是奇才。在那天,姚明受傷,最終導致退役。也就是說,在姚明職業生涯的最后兩場比賽,給他傳球的首發后衛,都是伊什。

隨時兩位主力的回歸,伊什失去時間,被發配去了發展聯盟,然后被召回,和巴蒂爾打包被送到了灰熊,火箭換到了塔比特和卡羅爾。伊什說,他在生涯的第一年就把NBA的一切都體驗過了:打首發、坐冷板凳、被下放、被召回、被交易,這些步驟,大部分人底層球員差不多都經歷過。但伊什的第一年,品嘗到了大部分人都沒機會體會的快樂:黑八。

伊什仍然記得當時的感受,某種意義上說,這次奇妙征程造就了他的樂觀性格——盡管他在灰熊黑八馬刺的6場系列賽里,加在一起都沒打上5分鐘。但他依然能感受到整個更衣室的積極和堅韌,無論頂薪還是最后一個板凳球員,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部分。即便在板凳末段揮毛巾吶喊,也是在為球隊出力。伊什很慶幸,火箭和灰熊的更衣室大哥們,都給他樹立了極佳的榜樣。
但在第一年結束之后,他就失業了。灰熊裁掉了他,而勇士在第二天就認領了他的合同——一個禮拜之前,勇士剛剛裁掉了林書豪,而伊什則成功留在了開賽的陣容中。更加神奇的是,伊什在勇士還頂替了受傷的庫里打了一場首發,對手正是尼克斯。伊什打了29分鐘,砍下11+6+4,勇士贏了14分。而在尼克斯還沒混出頭的林書豪,只打了最后1分鐘的垃圾時間。
在勇士走了6個過場,再次被裁,然后伊什又接到了魔術的合同。那會兒正值霍華德作妖,他反而拿到了足夠的時間,還第一次接到了新賽季的續約合同。然而半年之后,他又在一筆3換3的大交易里被送到了雄鹿。
在那會兒,雄鹿還沒選到字母哥,他所經歷的,基本上都是深陷泥潭的中下游球隊。他曾經效力過48勝但無緣季后賽的太陽,也曾經在“相信過程”的76人隊打了足足64場首發。被裁員已經是家常便飯,但他總是能立刻找到下家——當你的名字已經被整個聯盟所熟悉,就意味著你已經成功立足NBA了。換句話來說,從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開始,伊什就再也沒有離開NBA,他就這樣在整個聯盟里漂來漂去。
NBA有許許多多底層球員,在他們的采訪中,普遍能感受到的情緒是焦慮和惶恐,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很難靜下心來去準備比賽。但伊什是一個絕對的異類。他樂觀開朗,善談大方。每個隊友乃至工作人員,都能感受到他的熱情,對于那些沒有出場時間的時刻,他也能安然接受,并時刻保持動力。
“每一個角色我都扮演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費城,相信過程。我們一個賽季就贏了十幾場還是二十場比賽,但我每一場都全力以赴,”他回憶說,“在我生涯的前三年,我接到的最多的電話是,‘伊什,你現在是我們隊的球員了,我們需要你準備好,早點來’,所以我提前一兩個小時打車過去,先跟隊里的教練熟悉熟悉情況,開始一對一,二對二。訓練完之后,我得去穿上西裝,去板凳盡頭坐著,你還記得那會兒坐板凳要穿西裝的吧。”
很少有人像他一樣,在任何艱難的環境下都用樂觀的態度去適應。在大范甘迪執教活塞的那段時間里,伊什第一次簽下多年合同,但當時的活塞狀況不佳,勝少負多。在訓練場上,教練和隊友們都是面色凝重,大家都沉默不語。
只有伊什,一個人在那邊投籃,情緒非常高昂。大范走過去的時候臉色陰沉,但他立刻被伊什的話逗樂了。
“我說教練,你敢信嗎?我們只是做這些事情,他們就付錢給我們?”
從來沒有人會像伊什一樣,發生任何事情,總能第一時間想到快樂的角度,而且他一定要把快樂分享給身邊的所有人。“但是這個人相當不靠譜,”回憶起這位弟子,大范也露出了笑容,“我們教練習慣找球員,去了解其他隊友的情況。但是你從伊什這里一句真話都聽不到,他這個人啊,覺得每一個隊友都是天下最偉大的球員,他熱愛所有人,他能立刻說出每個人的全部優點,一個缺點都沒有。”
“他的人生信條就是這樣,和每一個人打交道,他都只會看到積極的一面,恨不得告訴所有人,他的隊友都是最好的。”
他是所有隊友最喜歡的那一類人,樂天且謙遜。這樣的品格可能來自于他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母親在家里照看他們姐弟四人,父親上午在一所高中教書,晚上在一家家政公司做清潔工作。生活很拮據,從小就習慣了艱苦。
“但他真正值得敬佩的是,在這個充滿了焦慮和急躁的聯盟里,他從來沒有抱怨過被交易,被裁員,拿底薪,”大范甘迪說,“他會主動分享他的故事,他會告訴身邊的人,能在NBA打球是多么幸運,要為此充滿感恩。他從來不會說自己有多努力,他只會說,能多打一天就多幸福一天。我們只知道一件事,伊什從來不會被打倒。”
某種意義上說,大范甘迪也是史密斯生命中的貴人——在2016年夏天,大范力主給伊什開出了3年1800萬的合同,這也是他整個生涯里第一次拿到不是底薪的多年合約。當然,打動球隊的絕對不只是樂天派的性格,伊什也在不斷磨練著自己的技術:作為一個以速度見長,身高只有1米83的小后衛,伊什的投籃其實并不過關,他的更多進攻都來自于節奏變化之后的突破,但在活塞的這兩年,他的中距離急停跳投有板有眼,在2017-18賽季,伊什打滿了82場比賽,35場首發,每場24.9分鐘,能拿下10.9分4.4助攻。在29歲這一年,伊什證明了自己為什么值得這份合同。
但傷病阻止了他繼續進步的腳步,流浪不可避免,但他甘之若飴,關于他的新聞,依然只有簡單的裁員簽約和交易,直到2022年的夏天,他和考德威爾-波普被一起送到掘金,他就此打破了聯盟紀錄,生涯13支球隊,獨他一人。
這一次,他的樂觀起到了作用,他不再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底層角色,而是混跡江湖多年的大哥。在這支以年輕人主導的球隊里,伊什用他豐富的經驗,或者說是歷經多年的挫折,去給弟弟們減壓打氣。他34歲了,已經沒有了昔日的閃電速度,但波普說,看到他臉上的笑容,就和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沒有任何區別。
13年13支球隊,伊什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NBA成功人士,但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所有人,NBA沒有TM的混子。即便他過盡千帆,經歷了230個隊友,卻只打了23場季后賽,但他依然是這支冠軍球隊里決不能缺少的更衣室大哥,和球隊的能量源泉。

在總決賽開打前,他接受了一個采訪,讓他歷數整個生涯中搭檔過的拿到總冠軍的隊友,從2010年開始,一共36個人。他最終猜到了其中的28個,有一些名字早已淡出江湖,不知去向。而現在,伊什和他的16個隊友,都是總冠軍成員了。

他的生涯終于功成名就,但他自己,卻并不把總冠軍當回事。

“總冠軍很好,但不是一切。”

“那些隨時打來的交易電話,那些還沒等體驗城市就要被迫搬家的經歷,在費城、密爾沃基、底特律,那些沉淪的時光,和那些黑暗中的希望,才是最美好的事情。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事情,都只是蛋糕上添加的糖衣。”

“真正美好的事情是,我在這個聯盟打了13年,想一想,我也太強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