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即時看!勇士到底如何贏下的G2?
來源:靜易墨     時間:2023-05-05 21:49:48

用最簡單的語言總結勇士跟湖人的G2:

追夢去防濃眉了;

濃眉去防追夢了。


(資料圖片)

這是G2最重要的兩件事。

如果你挖呀挖呀挖,還會發現比賽有很多的細節可講。有人說,G2是默契球,聯盟不允許熱門對決出現客場球隊2比0領先,湖人放了勇士一場。湖人球迷當然愛聽這個,實事求是地說,湖人G2開場的防守緊張感也確實不夠,但如果湖人不去認真研究這場比賽,認為回到主場上一上強度就能拿下勇士,就把這輪系列賽想簡單了。我認為哈姆、濃眉和詹姆斯都不會這么想問題。

先說為什么G1拿到30+23的濃眉,G2只拿到了11分。

有三個原因:

一是濃眉自己的比賽能量和狀態。濃眉G1打了44分鐘,G2疲軟,中投、近中距離拋投手感無法維持,跟他今年季后賽之前好一場壞一場的狀態規律是一致的。攻防兩端負荷太重,無法一直維持高點可以理解。

二是勇士拿追夢而不是盧尼防他了。盧尼第一輪系列賽防小薩的表現是很強,但小薩畢竟是一個速率不快的白人內線,濃眉的速率對盧尼來說還是太難應對了,何況還有湖人后衛的擋拆支持,盧尼沒法兼顧。雖然追夢天天被勇士球迷開會,但追夢的防守肯定比盧尼強不少。追夢防濃眉,不但低位頂得好,防濃眉參與的擋拆,也給湖人后衛帶來了很大壓力,一些對球施壓再兼顧濃眉,展現了高球商和機動力。

追夢在G2卓越的防守表現,更加映襯了勇士G1做錯對位的惡劣后果——追夢被拿去領防拉塞爾太蠢了。

三是對戰術的針對性防守和多點協防。G2的銜接段,盧尼防濃眉也有進步,比較典型的是,G1把盧尼搞得很頭疼的濃眉卷切,G2不好打了。盧尼開始防濃眉借掩護切出接球的路線,同時,球隊也注意了濃眉反跑的內切變化。

不過,我猜想湖人不太可能放棄這套詹姆斯所屬球隊的祖傳打法,G3大概率會增加變招,提升執行,勇士還是不能對濃眉的無球大意。

另外,勇士這場全員協防的表現堪比首輪G3,弱側回收卡籃板位置,45°回收的刷卡協防都令人印象深刻,非常好的輔助了中路防守。

相應的也要付出代價,八村又進了4記三分,詹姆斯這場得到的三分機會也不少,但是防湖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代價要認。

如果后續的系列賽,湖人堅持像G2一樣大量打5號位擋拆,尋求從中路正面破局,在勇士沒有犯規困擾,以及湖人定點三分不暴走的情況下,正面打爆勇士防守還是有難度的。但從G2科爾的輪換用人看,他對詹姆斯的重視程度顯然偏低。為了保證空間延續性,科爾犧牲了銜接段3/4號位的體型,穆迪成為了維金斯不在場時領防詹姆斯的選擇。穆迪打得很好,但對位防守壓力很大,單防八村尚且吃力,防詹姆斯很勉強。G3,詹姆斯可能會尋求一場宣言式的比賽。

我們再看勇士在G3的一次重要人員調整——賈格林首發的影響是什么?

提升空間之外,賈格林帶來的一個連鎖反應是,湖人用濃眉直接去防追夢了,而之前盧尼首發的時候,濃眉是防盧尼的。

這個影響很大。雖然追夢和盧尼都有去上線參與戰術的能力,但是,兩人不參與戰術的時候,追夢對進攻的傷害是更大的。由于濃眉在籃下護筐威脅極大,想要把這個點打疼,就只有兩種辦法:

一種是擺全空間陣容,讓濃眉對誰都難受。勇士沒有這個條件,除非盧尼和追夢都不用,賈格林打單內線,這樣防守就徹底不要了;

二是濃眉對誰,誰去弧頂參與戰術,靠勇士超強的持球投能力去打濃眉蹲坑。G1勇士這么干了,也投進了不少三分,但是籃下完全進不去,濃眉蹲坑是一方面,詹姆斯放掉追夢輔助協防貢獻也不小。湖人G1是雄鹿老版本的防守——5號位+4號位兩個護筐點。外面你可以投,里面你絕對進不去。

由于科爾把盧尼換成了賈格林,而賈格林是比真格林更好的射手,一個很自然的想法是,要留籃下保協防的濃眉,需要對投射更差的追夢,把賈格林交給詹姆斯。

問題是,勇士還有一個調整——大部分掩護位置都設置在三分線外比較高的位置,如果濃眉想要去稍微干擾一下庫里的持球投三分,他就要跟出來。

這是湖人這場防守被打爆的關鍵,湖人做了一個哪一邊都貼不到的選擇——濃眉既沒有夾擊去造庫里的失誤,也沒有換防破勇士擋拆,還沒有深蹲坑力保籃下,他站了一個剛好夠干擾庫里投籃的位置,可庫里基本都走邊路給追夢中路,于是這個位置剛好追不上順下的追夢,庫追最喜歡的短擋拆打出來了。

這場比賽,庫里只出手5記三分,第四節之前還沒拿到20分,但是有12個助攻,追夢有9個助攻,庫有引力被充分轉化為隊友得分,追夢扮演了他最喜歡的處理4打3的角色。這種比賽,勇士幾乎不可能輸。

除了賈格林替換盧尼首發的調整之外,科爾還幾乎全場比賽保持了4射手陣容,佩頓被棄用,盧尼只用了不到12分鐘,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把空間拉滿。如果濃眉堅持不防射手,他就要一直防一個去弧頂做掩護的球員,然后被掩護調到很高的位置。即使是追夢在肘區發牌的起手式,也利用了上線手遞手威脅吸引濃眉的注意力,這幫助球隊打成了一些空切。

總而言之,這場比賽濃眉防追夢,且過度在意追夢給射手做掩護是個敗筆。

另外,勇士面對濃眉護筐的終結選擇也更謹慎了,庫里的滯空挑籃、普爾和迪溫琴佐的反籃、追夢順到籃下假動作再喂餅賈格林的回合,這些選擇都比G1的正面挑戰要聰明——執行層面,大家把細節做好了。

但湯神的發揮并不完全來自以上的調整。G1賽后我說,湯神維金斯作為這輪系列賽,勇士這邊有對位優勢的攻擊點,需要給出更強勢的回應,而湯神在G2顯然做到了。除了防守反擊獲得的追身三分機會,湯神有不少三分來自于直接借掩護的持球投,相對來說,里夫斯比范德比爾特更難越過掩護干擾持球人的投籃,而濃眉對這些球的干擾反而有些猶豫。

庫追展示了,濃眉防出來,勇士的回應方式;

湯神展示了,濃眉不出來,勇士的回應方式。

湖人兩杯毒藥都喝了。

那么,問題來說——勇士這種進攻能維持嗎?

湖人又要怎么調整?

你顯然不能指望勇士場場投出50%的三分命中率,湯神三分11中8這樣的比賽,一個系列賽來兩次可期,場場不可能。湖人就是什么調整也不做,也許勇士下一場就不會這么準了。

但是,湖人顯然不能接受一場什么都沒防住的比賽:

如果你認為湖人在守蹲坑,那么G2他們沒有防住勇士的攻筐和籃板;

如果你認為湖人內線上提干擾了,那么G2他們沒有防住勇士的持球投;

如果你認為湖人夾擊庫里了,那么他們沒有造到足夠多的失誤。

國王知道自己肯定不能把勇士所有點都防住,于是國王選擇了掐庫里,守籃下,放任其他人投定點三分,有重點,有層次。湖人G2的防守沒有重點可言,但他們明明有更好的資源。

湖人可以有這樣三種選擇:

一是無視勇士的持球投三分,濃眉干脆不出來,就讓庫里、湯神在外面借掩護去投。這聽起來像自殺式防守,但G3是在湖人主場打,只要裁判吹兩個掩護犯規,追夢的血壓就上來了,形式馬上就不一樣;

二是濃眉和范德比爾特換防。這個辦法起碼不會讓湖人在籃下局部少防多。三是改對位,濃眉去防賈格林(賈格林不在就對維金斯,原則就是,防一個勇士不準的、做掩護參與戰術能力偏弱的射手),詹姆斯防追夢。

重點說第三種選擇。

賈格林不是一個完美的大個射手,不然他能投籃、有終結、有前板、有頂防力量、有體型的特性,早就在勇士輪換里打20分鐘了。先不說賈格林準星能否維持,他有很多零碎的負面的比賽內容。湖人第三節初嘗試過范德比爾特做掩護,讓拉塞爾針對賈格林,打成了兩個回合,他的機動性確實會被后衛針對。更重要的是,賈格林會送出各種莫名其妙的犯規和失誤

賈格林不能出現在“攻防一線”。如果他去上線跟庫里擋拆,是能外拆投一下三分球,但他投籃出手慢,領防人或者附近防定點的球員稍微撲防干擾一下就投不進。他也沒有追夢順下處理4打3的各種變化,還可能賠上更多的掩護犯規或者出球失誤。對湖人來說,反正賈格林(或者其他普通射手)是被放掉的角色,那么詹姆斯放掉他去協防的收益大,還是濃眉放掉他去協防的收益大,這顯而易見的。

當然了,不管哪種策略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有取有舍。而不管你怎么選,都得先清楚什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湖人顯然認為給勇士拼圖一些定點機會是可以接受的,而國王證明了,這么防是可行的。

所以,怎么選最合適,不難猜。

最后說一說,勇士去到湖人主場要注意哪些事情。

一是盡早提升比賽級別,預防湖人開局的一波攻防高壓,灰熊在這上面掛了兩次。

二是嚴控犯規數,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不是說聯盟會偏袒那一方,但大家要知道,湖人和勇士站在了兩個極端——對手犯規與自身犯規數字差值,湖人聯盟最高,勇士最低。

我不是說這種現象如何如何,畢竟雙方攻防特點不一樣。但雙方極端的特點,意味著兩邊都有自己極端喜歡的吹罰環境——湖人更希望進攻發生身體接觸時有哨,勇士更希望防守發生身體接觸時對手沒哨。

G2勇士的犯規控制的確好了一些,但還是有瑕疵。普爾的5犯里有很多都沒必要,如果這不是一場大勝,普爾那些情緒化的防守錯誤可能會送掉球隊優勢。庫里又被拉塞爾造了兩個犯規,這是極為危險的信號——寧可給拉塞爾分數,也不要在過掩護的時候伸手,少給這種多余的接觸。

G3,湖人必然會追著庫里、普爾打——里夫斯在G2打得不好,讓哈姆一度減少了他的時間,但回到主場,有些球他可能會上罰球線——他們倆的犯規數字不但影響他們自己是否可以留在場上,也會影響BONUS的速度,進而影響球隊整體的防守強度。勇士的整體防守策略是不讓湖人進來,讓湖人跳投。如果湖人真的沖到籃下,那犯規也沒辦法,但給湖人跳投犯規和BONUS犯規就很蠢了,湖人會因此進攻解套。

另外,兩邊的防守核心,濃眉和追夢的犯規數字也很重要。湖人需要濃眉場場打足夠多的時間,詹姆斯單獨帶隊時段非常難。G2濃眉的第一個犯規來得早,這影響了他第一節的防守強度。第二節到最后,還是來了第3犯,他下去休息,追夢立刻在第二節最后一個回合完成了上空籃。反過來,追夢在G1陷入的犯規麻煩,影響也是顯而易見。

細節決定成敗,細小的對位變化和防守選擇,以及1~2個不該付出的犯規,都可能影響一場比賽的結果,積累下來,也就決定了系列賽的結果。

哪邊更細心,哪邊更有機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