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新動態:贏下G3,勇士教練組找回顏面的一戰
來源:靜易墨     時間:2023-04-22 22:56:10

勇士國王的G3打得波瀾不驚,勇士基本全程壓著國王,優勢一點點擴大,第四節打著打著就花了。這場球有三個BUFF,一是在勇士主場打,二是追夢禁賽空間改善,三是國王不管神射手還是之前能回應的半吊子射手都投不進三分,于是看起來勇士的優勢有點大。看直播的體驗是,國王鐵,勇士也沒多準,但盧尼爾統治籃板,庫里、維金斯各種上分,其他拼圖打打反擊,空切幾個,打得還挺輕松。由于大通中心氣氛貌似不如國王主場,所以這場球的季后賽緊張度甚至都不如G1G2。


(相關資料圖)

但回頭看錄像會發現,G3并不簡單,勇士教練組有點東西,把G1G2被布朗打掉的顏面又給撿起來了。G3前瞻里說,科爾的輪換模式可長可短,按以往習慣,必然是長輪換,但去年季后賽科爾也打過短輪換,這里有變數。考慮到國王已經拿出了三后衛極致收籃下的搏命打法,我想科爾有沒有可能賭一下,同樣拿出三后衛陣容跟國王對刀——科爾還真這么干了,只不過科爾把普爾拿到首發,防守并沒有被懲罰,無追夢的情況下,G3反倒是勇士這輪系列賽防守最好的一場。

為什么會這樣呢?

即使拋開G3失誤少,能少被打反擊不談,G3的陣地戰防守也是這三場最好的。勇士能做到這件事,有兩個原因:

國王沒反應過來是真的。勇士直接把庫里和普爾擺在首發,國王并沒有太針對這個布陣,還是比較傳統的圍繞5號位來打。普爾對位參與戰術極少的默里,這場幾乎沒有被刻意針對過。庫里對位胡爾特,在G2已經證明過吃虧,因為庫里很吃小薩的掩護,會導致胡爾特打手遞手獲得比較優質的三分和中投機會。然而,胡爾特投不進空位,國王也沒可著這個優勢點猛勁兒攻,勇士也就不需要在這里傷腦筋。

蒙克這場9中1只拿了4分。這場庫明加、迪文對位他的表現確實比前面好——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勇士的護筐進步了太多。除了盧尼、賈格林防擋拆時建立了比較好的護筐位置,關鍵還是弱側球員回收幫了大忙,很好的幫忙卡住了小薩的順下和籃板。并且,勇士的弱側回收并不限于底角,45°側翼回收也很積極。

這是勇士做好防守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側翼回收協防極為關鍵。說起來這并不是什么特別的防守布置,但是,像G3這樣,幾乎每個勇士球員都為協防做出了貢獻,這就很罕見了,比如,湯神放掉巴恩斯的護筐,庫明加收縮切球小薩,庫里從蒙克手里摘球,進攻時間最后勇士多人回收從小薩手里搶球等等。

這種全民協防的比賽,在去年季后賽第二輪跟灰熊的G6也出現過。當時追夢單防3J自顧不暇,于是協防任務就分攤給了其他人,其他人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務。另外,勇士還有一些搶斷是個人防商的隨機應變,比如迪溫琴佐的多次搶斷,庫里退防對默里要低位的搶斷,退防中湯神頂住小薩普爾的切球等等。可以說,在一場勇士不能輸的比賽里,所有人的防守意識都覺醒了。

與大量側翼協防對應的是,國王定點無法回應,蒙克疑似心態也產生了變化,他的前兩次攻筐被盧尼和賈格林攔下,于是他向裁判表達了不滿,但這兩個球盧尼和賈格林的軀干、手臂和起跳都很直,蒙克要不到哨并不冤,他大概是忘了邁克·布朗賽前說過的話。之后,蒙克的攻筐都很猶豫。

進攻端,追夢不打,減少了高危的直塞球、快攻長傳失誤風險,空間大幅提升,這些都是不意外的收益。但這不是全部,關鍵還是勇士這場跟之前打得不太一樣了。

第一節,勇士投了18記三分,進了6個,沒有特別準,似乎不是取勝之道。G1G2,勇士三分都沒少扔,因為不夠準并不能打疼國王。但我理解為什么勇士會這么扔,科爾給的任務很可能是“出機會要投得堅決”,因為國王前兩場太針對勇士空間了,收縮得極為瘋狂。科爾仿佛要給國王一個態度——你敢放我,我真的會投。

投得不準還投是不可能贏的,所以我說科爾也就是給個態度。包括他的輪換用人也是如此。填補首發空缺的是普爾,第一節6分鐘,科爾先上的輪換是迪溫琴佐和穆迪,庫明加和蘭姆的輪換次序排到了最后,這都暗示科爾這場優先要的比賽內容是空間。

但勇士真正改變是這樣的:

放棄了POST的起手式,借底角掩護的一些戰術也幾乎放棄,大量五外站位,空間拉得很開。甚至,盧尼不參與戰術時,也會站一些底角;

減少高風險傳球,不做高難度的擊地直塞,甚至減少了短擋拆庫里直接給盧尼的出球(國王大概研究過庫里給中鋒的出球習慣,G1G2攔截得很成功);

盧尼的順下依舊威脅有限,但他做了一些給弱側45°的策應手遞手,通過這種方式再發起。這種思路貫穿全場——勇士的配合以短距離為主,國王無法搶斷;

不再直挺挺地打中路擋拆,而是充分利用了45°球員的價值。不管是庫里與中鋒的擋拆,還是與側翼的擋拆,或者是UCLA空切,都尋求45°的隊友做二傳,以此瓦解國王的上線防守和抄截球。順下球員接球一刻已進入腹地,便于跟底角空切隊友配合——這一波基本打花了國王。

簡而言之,勇士打得更“安全”了,更空間化了,也跟G1G2的方式不同了。

勇士這場沒有打得很差的球員,庫里、盧尼、維金斯三人自不用談,湯茶效率雖低,但防守都好于平時,湯神突分沉穩,普爾打出了策應,沒怎么胡來。輪換方面,穆迪、迪文、庫明加給出了肉眼可見的支援,賈格林打得不算差,防守有貢獻,但教練組似乎對他仍有些不滿,打了一會還是選擇了庫明加打5的小陣容。這個小陣容跟國王萊爾斯打5的小陣容對線占了便宜。不知道布朗是否會因為這場比賽放棄倫恩的后續時間,如果他這么做,對勇士未必是壞事。

另外,庫里的輪換時間也改了,一三節6分鐘就下。并不清楚科爾這么用人的具體用意,但布朗下半場也壓了小米切爾的時間(小米切爾原本的出場時間是一三節6分鐘)。或許布朗讓小米切爾上得更晚只是因為他這場進攻沒回應,也有一種可能是,他想等庫里上了再上小米切爾——科爾早下庫里,事實上讓庫里跟小米切爾同時在場時間變短了,減少了庫里的消耗,而對布朗來說,如果庫里不上,他不太想上小米切爾。

總而言之,勇士贏下G3的方式,比大家認為的“吹罰尺度”、“國王只是投不進”、“盧尼前場籃板很多”、“庫里牛逼”或者“只是因為格林不打”要復雜一點。勇士教練組這場找回了一些顏面,科爾終于牽著布朗鼻子走了一把。

現在就看,布朗在G4怎么回應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