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人,劃開東部綠色天空的一道縫隙_世界觀速訊
來源:靜易墨     時間:2023-03-18 21:52:47

76人7連勝了,血洗黃蜂,展現強隊統治力。但客觀地說,比賽本身沒有太多可講的內容,76人在優勢領域的基本盤很穩,收拾這個級別的球隊手拿把攥,相比而言,7連勝的起點,客場逆轉雄鹿的比賽更值得回看。這場逆轉發生在76人的某個小低潮期,5連勝之后緊跟著4戰3負,輸給兩個老對手熱火、凱爾特人,三節戰罷落后雄鹿14分,勢頭完全被對手掌控,輸球似乎只是時間問題。如果這場輸了,等于76人連續輸給了3個他們最想擊敗的季后賽潛在對手,不能跨越這幾道難關,不管別的比賽贏多少,也不過給恩比德爭奪MVP又添了一些籌碼——當然,這也很重要——季后賽取得突破的希望仍舊渺茫。

但這場逆轉,讓人隱隱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遇到東部豪強,76人的難點在哪?

我們從銜接段說起。

76人雖然長期存在替補中鋒不行的問題,但客觀地說,76人不是銜接段較弱的球隊,他們有兩個持球能量極大的球星,恩比德賽季得分王,哈登助攻王,身邊還輔以多個具備開發價值的拼圖,于是兩人拆開帶隊各有一套基本邏輯自洽的打法。本賽季,當帝登同時在場時,76人百回合贏9.3分,帝在登不在時百回合贏6.2分,登在帝不在時百回合贏3.2分。看著都不太顯眼,但大家要知道,這是一個凈勝分整體平庸的賽季,橫向對比,百回合贏3.2分已是尼克斯的水平,而當布克不在場,保羅獨自帶隊時,太陽百回合要輸3.5分。這可能解釋了為何恩比德休戰時,76人仍有9勝4負。

銜接段問題只會在面對一些特定對手時才會暴露,并且也都是老生常談:

有帝沒有登時,會遇上破夾擊和聯防的麻煩;

有登沒有帝時,遭遇頂級防守可能會出現開發困難。

綠軍、騎士、熱火都有做到這兩件事的條件。就不要說另一端,綠軍有五外,騎士有持球投。76人遇到這幾位,銜接段的爭奪會至關重要,

雄鹿則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他們有區別于另外三支球隊的防守體系。防恩比德的低位需要噸位與尺寸,破哈登、恩比德擋拆,對中路擋拆二防二的能力要求極高,也幾乎必然需要收兩翼支援,這些條件,雄鹿都拿得出來。不管是大洛對恩比德,霍樂迪對哈登,還是大洛沉退配字母中路底角兩頭忙活對付哈登的擋拆,這些內容都是過往多年來驗證過有效果的防守。雄鹿握著霍樂迪-大洛-字母鐵三角,他們防76人的效果差不了。

面對雄鹿,76人會陷入對位悖論:

一方面,76人付出巨大代價引入PJ塔克,腦子里出現過最多的畫面,就是防字母哥和杜蘭特。按理說,遇上雄鹿,正是塔克發揮他價值的時刻;

另一方面,字母對塔克去協防可就太舒服了。塔克在火箭的時候,對陣雄鹿的比賽貢獻過8中1,12中3這樣逆天的三分準星。當然,類似這樣的數據不會再出現,畢竟塔克現在10場比賽未必湊得出12次出手。7連勝期間,塔克一共出手8次三分,命中1記,得9分。真的賢者,隱忍不發。

通常來說,塔克是否得分跟76人贏球的關系不大,76人的頭號解法——大帝罰球線接哈登傳球中投——已經把對底角射手的要求降到了最低。但如果對手是季后賽雄鹿,情況就不一定了。常規賽的雄鹿更多把中路防守重任交給大洛,字母去中路掃蕩的興趣不如過去,到了季后賽,他們隨時可以雙劍合璧。

一定會有這樣的場景——面對洛佩斯,恩比德在中路的攻勢受挫,開始左顧右盼,尋找支援,這往往是失誤的前奏,也是很多球隊上夾擊的時機。如果恩比德能看到底角埋伏了一個致命射手,世界就被點亮了。

比如,那個人是尼昂。

字母將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恩對洛的對決上,忽略了從一側底角溜底線到另一側的尼昂。但字母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晚一步再去撲防,仍可以形成遮天蔽日的效果,射手出手慢一點,或是決心不夠,機會轉瞬即逝。

所以,你能想象得出,底角換一個家伙的結果。這場比賽,尼昂在第四節命中了4記三分,成為了76人翻盤的關鍵棋子。他比塔克更適合打雄鹿。

面對雄鹿的時候,76人會改變首發,直接用尼昂嗎?

這種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里弗斯最懂做人,他不可能在對陣字母哥的球隊時,把管理層用來對付字母哥的定制武器放在板凳席上。即使拋開人情世故的考慮,教練員往往也會先從防守對位上考慮問題,而塔克比其他人都更理所當然地適合站在字母面前。

再進一步思考,會發現76人遇上雄鹿,要權衡的不只是要塔克的防守,還是尼昂的三分那么簡單:

76人真的只有塔克能對字母嗎?顯然不是,恩比德多次在對陣雄鹿的比賽里對位過字母,甚至尼昂也對過字母,當然,你不可能在季后賽信任后一組對位;

恩比德最適合對位的雄鹿球員到底是誰?對位能投三分的大洛,在籃下和外線之間來回奔波,兼顧得了嗎?

恩比德顯然又不合適對位雄鹿側翼,且不說他自己跟不上,他去對側翼,76人就需要一個側翼或者后場對大洛,而大洛的低位、前板和定點突破會懲罰他們。

好了,種種要素結合在一塊,都指向一個結論:

對陣雄鹿,尼昂取代塔克首發,恩比德對位字母,兼顧單防和協防,尼昂對位大洛,不參與協防。

這是理論上的最優解,把各自的優勢都發揮了。可是,里弗斯不會也不敢這么干,換個人在那個位置,也是如此。因為這么擺,可能會出現恩比德第一節2犯,第三節3犯,第四節4犯,以及,尼昂像今天一樣三分5中0的情況。你不敢賭這個劇情不會發生,因為一旦發生,教練突然改變首發就是重罪。

所以,要關注的仍然不是首發,而是48分鐘的比賽內容。如果說,對陣綠軍這樣的球隊,76人要警惕銜接段崩盤,那么,對陣雄鹿,76人更需要耐心。便秘僵持局的機會不小,這需要恩比德保有足夠的體能和健康的犯規數字,等待開啟全力模式的時機——越到后面,76人就越有資本把恩比德擺在字母面前。

這不是唯一的要點。

翻盤雄鹿的比賽,有一個意外是哈里斯受了點小傷下半場沒打,于是里弗斯第四節一直在用麥克丹尼爾斯。麥丹也有很多缺點,他不是合格的空間點,很瘦,不能直接拿去對字母,但他還是對比賽產生了影響。除了一次關鍵的前板補籃,一次造字母的三分犯規——這次投籃發生在45°三分線,如果是塔克,他不會在這里出手——還有一個幫助是,他被用來領防霍樂迪,避免了里弗斯拿馬克西對霍樂迪進而引發災難。

這又是另一個用人的話題。

關鍵球階段,霍樂迪和米德爾頓都會在場,76人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對位他們?沒有。不管怎么變陣,76人兩個體型最大的球員一定拿去對字母和大洛了。哈登必然在場,馬克西和哈里斯必然有一個在場,無論如何,76人都會有一組“不情愿的對位”。跟過去相比,如果說76人遇上雄鹿有什么新的機會,那就是米德爾頓不是曾經的版本了。但霍樂迪依舊,76人要考慮好對位他的人選。結果很可能是,他們要在進攻更好的馬克西,防守價值更高的梅爾頓之間二選一。

我們假設76人選擇了防守對位,那么哈登進攻端的擔子會異常沉重——對陣雄鹿,恩比德會遭遇強有力的防守,更需要哈登站出來主導比賽。76人翻盤雄鹿的開始,正是哈登的一打一井噴,后撤步三分射字母,點名英格爾斯2+1,華麗胯下吃阿倫、過米豆。甚至,帝登擋拆無機會,超遠拔起拆炸彈。

這場比賽,我最喜歡的畫面是比賽還剩41秒時,恩比德那記弧頂大空位三分。這記三分怎么來的呢?

恩比德罰球線被夾擊,出球哈登突分,隨后自己獲得了絕對空位機會。

這記三分殺死了比賽。

這樣的入球有象征意義,它以恩比德的威脅開始,又加入了哈登的決策與改變陣型的能力,是兩個球星的互助合作。就像是全場比賽的縮影——恩比德遇上了強手,而哈登告訴他,別慌,還有哥。

當帝登都能強有力的破壞防線時,76人很難被擊敗。

恩比德在進化,76人在完善圍繞恩比德個人攻擊的體系搭建,成果有目共睹。但有些球隊,他們有時能早早讓哈登把球給出去,把比賽拖回到恩比德單打獨斗的局面,這就又成了恩比德接球猶豫難破夾擊的老橋段。我喜歡看到恩比德對陣騎士所做的事情——身陷重圍,已無法及時出球,于是他殺出了一條血路,1打2,1打3!

我也喜歡他在對陣雄鹿翻盤比賽里的隱忍與盡其所能。他的個人進攻不好打,但跟馬克西的手遞手還算有效。在雄鹿稍喘口氣的間隙,哈登和尼昂把他們的球隊留在了比賽里。于是,第四節,恩比德的防守發揮了大作用,76人只有他能在這種時候稍微遏制字母的腳步,還能兼顧一下協防。

一支特點鮮明的球隊,也需要在某些比賽里展示靈活性,而這恰恰是圍繞中鋒建隊不太容易具備的能力。我們已經對哈登的大把助攻,或者恩比德超高效率的砍分不感陌生,這種節奏持續下去,只要后續沒有太大的起伏,MVP獎杯不會旁落。但真正決定76人頂層對決位置的,恰恰是如何適應那些“迫不得已”的變化,比如,根據對手特點正確靈活的用人,恩比德個人進攻受挫時果敢與耐心兼備的處理,并在防守上做出額外、特殊的貢獻。以及,哈登能否在一身輔助裝備的當下,必要時,開那么一小段無雙。

若這一切都能實現,或可以在東部綠色的天空中,劃出一道縫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