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就是世界的主宰?小米創始人雷軍盛贊:我喜歡并推崇任天堂
來源:天下足球     時間:2023-02-02 12:04:42

昨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更新個人公眾號,引用全球知名的日本游戲公司“任天堂”的故事,分享自己對“極致”一詞的理解,原文如下:

在上一篇《小米創業思考》系列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對極致的理解:極致就是做到自己能力的極限,做到別人做不到的高度。在實踐中,“極致”有兩重含義,分別是心智上的無限投入,不遺余力爭取最好,以及無限追求最優解,認知觸達行業和用戶需求的本質。


(資料圖)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想分享一家我非常欣賞并將極致理念體現到淋漓盡致的游戲公司--任天堂。任天堂在游戲領域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找到了許多游戲領域中的最優解,創造了多款有著極佳體驗并家喻戶曉的游戲,例如《馬里奧兄弟》和《塞爾達傳說》。

那么,任天堂為什么能做出這么多讓人癡迷的游戲?它是如何找到產品上的極致最優解?支撐它不斷成功的背后,是怎樣的企業文化?

任天堂為什么是“世界的主宰”

極致的最高境界就是認知領先于全行業,率先洞察、抵達行業和用戶需求的本質。畢竟,人無法做出超過自己認知的產品。只有認知始終領先,才能保障長期不斷產出極致產品的能力和環境。

最典型的例子來自游戲行業。

游戲的本質是“創意”和“樂趣”。任天堂前社長巖田聰在GDC 2005論壇上做的一次堪稱經典的主題發言,我至今都記憶猶新。他談的最重要的觀點就是“玩者之心”。一家游戲公司成功的關鍵在于,必須營造熱愛游戲的文化,每一個人都必須是游戲玩家!這樣的公司才能獲得持續長久的成功。

? 在我的名片上寫著,我是一個公司總裁。在我自己看來,我是一個游戲開發者。在內心深處,我實際上是一個玩家。

? 你是否曾經為了一款自己都不愿意玩的游戲而辛苦開發呢?

? 即便我們來自世界的不同地方,即便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即便我們吃著不同的食品或者飯團,即便我們在游戲中有不同的體驗,但今天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相同點。這個相同點就是我們都擁有同樣的“玩者之心”。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和其他公司的競爭時,他回答:我從來不覺得任天堂在和其他公司競爭;任天堂應該做的不是和其他公司競爭,而是關注玩家的感受;任天堂的敵人是“不關心玩家”的思想。

因為這樣的投入與認知,任天堂持續拿出了無數的最優解,比如FC游戲機確立了游戲設備上的“十字按鍵”標準,比如1983年出品的《馬里奧兄弟》定義了平臺跳躍游戲的一系列范式,比如在N64設備上的《超級馬里奧64》定義了3D游戲的視角等眾多操作實現方式,比如Wii開啟了全家參與的家用游戲。此外,任天堂最新的游戲機平臺Switch創新性地開創了家用游戲機和掌機的融合形態,而它的首發護航游戲《塞達爾傳說:曠野之息》贏得了業內頂級大獎TGA(The Game Awards)2017年度游戲、最佳游戲設計和最佳動作冒險游戲。在這款自由度驚人的開放世界游戲中,玩家們可以自由借助游戲中的各類場景,創造出點火產生上升氣流飛天、砍樹搭橋過河等各種超出想象又無比真實的玩法,從而產生“這里是個真實世界”的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如此的創意,實在是令人驚嘆。

任天堂擁有百年歷史,從做紙牌起家,后來也做過玩具、游戲場生意,對“娛樂”的理解算是刻在了這家公司的靈魂里。從以“Game & Watch”這樣一塊電子印刷屏掌機和“大金剛”這樣的街機產品進入電子游戲行業開始算,任天堂在游戲行業沉沉浮浮50年。論體量,它的市值遠不如索尼、微軟;論游戲機性能,在新千年之初的GameCube(任天堂出品的一款游戲機設備)之后,無論是家用機、掌機,還是如今融合了家用機、掌機的Switch,任天堂的硬件產品都遠遜于同時代的競爭者。比如在掌上游戲機領域,任天堂的NDS系列在性能、畫質、多媒體能力方面遠遜于索尼的PSP,但前者的全生命周期銷量是后者的近兩倍,軟硬比(即硬件銷量與軟件銷量的比值,軟件銷量越多越成功)更是遙遙領先于PSP。

正是因為對“創意”和“樂趣”的深刻認知,任天堂的產品在“游戲性”方面做到了同時代產品的極致,盡管任天堂在20世紀末也曾遭遇危機,但都迅速再度輝煌,至今依然屹立不倒。電子游戲玩家圈內有個非常著名的說法:“任天堂是世界的主宰”,這是對一家極致公司的最高褒獎。

從任天堂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特別是他們熱愛游戲的企業文化和始終關注玩家體驗的堅持。因為如果沒有熱愛和用心,就沒有辦法把事情做到極致,做到別人做不到的高度。所以,在小米,我也一直鼓勵同學們去熱愛自己做的事情,并時刻從用戶角度思考問題,努力把產品和體驗做到最好。

以上即是我對極致的理解,在下一篇分享中,我將分享七字訣下一個關鍵詞--口碑,敬請期待。

謝謝大家!

關鍵詞: 企業文化 用戶需求 游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