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預防總比治療好,兒童腫瘤識別有妙招!
來源:東方網     時間:2023-08-25 20:58:44

最近,小兒外科的病房里有兩份特殊的病例:一位3歲的女孩在家中樓梯不慎摔倒,覺得肚子痛就來醫院檢查,醫生一看,外傷倒是沒有,但是超聲檢查卻發現一個6.5mm×7.0mm的腹腔占位,也就是俗話說的腫瘤;還有一位13歲的中學生,放學騎車的途中不慎被汽車撞倒,急診入院后立刻進行CT檢查,骨骼或臟器沒有發現損傷,卻意外的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肝臟腫瘤!

《老子》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小意外發現了大隱患。家長的心情就像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在慶幸腫瘤被及早發現的同時,也充滿了一肚子的疑惑:小朋友們怎么也會生腫瘤呢?怎么剛一發現就長了這么大了呢?為什么一點征兆也沒有呢?

兒童腫瘤相對不容易早期發現,是有多種原因的:


【資料圖】

1.?兒童腫瘤的癥狀和表現比較隱蔽,在兒童腫瘤的早期階段,常常沒有特別明顯的癥狀,可能僅僅表現為發燒、消瘦、食欲不振、神經癥狀等。這些癥狀也可能是其他常見疾病的表現,導致家長忽視了腫瘤的存在。

2.?兒童自身的生長變化也會掩蓋腫瘤的發展。如飽餐后腹部本身就容易鼓鼓的,家長往往不易辨別飽脹和腹部腫物的不同。

3.?部分腫瘤的生長部位隱蔽,例如腹腔深部的腫瘤,只有當腫瘤生長到較大的規模時,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或體征,如巨大腫塊、疼痛、壓迫相近器官等。

4.?兒童腫瘤發病率相對較低,父母對兒童腫瘤的認識和關注程度也較低,容易忽視一些早期癥狀。

為什么強調腫瘤一定要早期發現呢?必須要去醫院檢查才可以的嗎?

國家提倡的腫瘤三級預防措施如下圖所示,早發現是二級預防中非常關鍵的步驟。只有及時發現,才可以針對腫瘤開展相應的早診斷和早治療,最大程度的減少腫瘤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提高預后和生存質量。《中國兒童惡性腫瘤防控簡明手冊》中有關小兒惡性實體瘤臨床四級病情戰略也提到,家庭自查是保證早診、早治的關鍵。

體檢可不是成年人的專屬福利哦!給兒童做常規體檢是發現兒童早期腫瘤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實,一些簡單的觀察和檢查,父母在家中就可以完成了,比如給孩子洗澡或撫觸時,順便檢查一下全身的情況和淋巴結等。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居家觀察內容:

1.?觀察皮膚和顏色:檢查兒童皮膚有無不明原因的紅腫、硬結、異常色素沉著,觀察膚色和眼白有無發黃,這些異常情況有時也是提示醫生進一步檢查的信號。

2.?觀察發育狀況:定期檢查兒童身高、體重、頭圍和骨齡等指標可以了解其生長發育情況。腫瘤常會伴發消耗性的癥狀,如兒童出現食欲減退、疲乏、消瘦、骨痛等癥狀,提示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

3.?觀察腹部情況:注意兒童是否有不明誘因的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觀察腹部是否有異常的腫大。進行腹部觸摸時,需要孩子平臥,可雙腿屈曲,保持腹部放松。需要注意的是,腹部觸摸盡量在兒童空腹時進行。

4.檢查全身淋巴結情況:淋巴系統是我們健康的防衛隊,而淋巴結是淋巴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就像一個個防衛哨兵,發現和抵御侵入身體的細菌和病毒。正常情況下,兒童身上的淋巴結通常是小的、硬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小豆豆,它們柔韌、光滑的和移動性好,輕撫時也不會有疼痛感。淋巴結雖然不容易直接看到,但家長可以通過撫觸感受到不同區域的淋巴結大小和形狀。通常認為正常淋巴結直徑不超過1cm,直徑超過1.5cm,就屬于淋巴結異常腫大了。若淋巴結直徑大于?2?cm并持續腫大不消退,或者淋巴結在一兩周內迅速增大,甚至出現多個淋巴結融合成團,質地變硬,活動度降低,同時伴隨出現了身體其它的癥狀,那就需要及時就醫。

淋巴結這么重要,家長應該怎樣給孩子檢查呢?

1)?頸部:兒童頸部是檢查淋巴結最容易檢查的區域之一,家長需要用手輕輕按摩并觸摸左右兩側頸部的淋巴結,感受淋巴結有沒有腫大或者硬塊。

2)?腋窩、腹股溝:腋窩和腹股溝是另外兩個可以檢查淋巴結的區域,父母需要用手指輕輕探入兒童腋窩或腹股溝中,輕柔旋轉式觸摸,感受淋巴結區域是否有異常的硬塊或者腫大的淋巴結。

3)?腹部:有些淋巴結可能分布在兒童腹腔,父母可用三指并攏圍繞肚臍一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觸壓,按壓深度1-3cm。通常兒童腹部柔軟,按壓無腹痛和腹脹。對于不能清楚自述的嬰幼兒,需要細觀察按壓不同部位時孩子的疼痛反應,例如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并觸摸是否有異常腫大的淋巴結或者硬塊。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怎樣去預防兒童腫瘤的發生呢?

1.?遠離吸煙環境:吸煙是導致許多癌癥的主要因素之一。兒童需要避免吸煙并遠離吸煙者。

2.?健康的飲食:健康的飲食有助于預防肥胖和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壓,這些都是癌癥的危險因素。

3.?維持適當的體重:過度肥胖或體重不足都可能增加兒童患癌癥的風險。家長應鼓勵兒童保持適當的體重。

4.?加強鍛煉:強身健體可以幫助減少兒童患癌癥的風險,同時鍛煉還可以幫助增強免疫力。

5.?定期身體檢查:定期身體檢查可以讓家長了解兒童身體的狀況,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

6.?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非常重要,包括勤洗手、避免將玩具放在嘴里、定期洗澡等。

小結:

國家兒童腫瘤監測中心發布的《國家兒童腫瘤監測年報(2022)》中提到,我國2019-2020年兒童腫瘤平均發病率為125.72/百萬人口。提高對兒童腫瘤的認識和關注程度,及時進行體檢與篩查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于有家族腫瘤史的兒童。因此,提醒家長:如果孩子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發熱、肢體疼痛,體重下降,腹部腫脹,反復嘔吐等癥狀,應及時聯系兒科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以排除潛在的腫瘤或其他疾病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議只能作為參考,具體的情況需要根據兒童的年齡、身體狀況和獨特的生活環境而定,及時向專業醫生尋求建議。初期的咨詢,也可以通過線上的互聯網醫院直接問診相應的主任專家,比掛號就診更便捷哦!

作者:

湯欣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普外科;

屈文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普外科;

陸群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護理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