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談丨以尼山之富礦,開“數字”之生面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3-06-27 12:56:23

□ 李岳岳

腳下是青階石板,連接著古老的過去;眼前是一掌方屏,照見無限的未來。走進尼山圣境,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正在進行之中。

在這里,孔子也有微信,讓你體驗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宰予變身導游,MR技術帶你開啟孔廟“奇幻之旅”;《孟母教子》《論語智慧》等化身動漫故事,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


(資料圖)

在這里,我們看到,漁業養殖也用上了5G和北斗,推土機變身“遙控汽車”實現無人駕駛,智能體檢機本領堪比15年經驗B超醫生,會拉花的機器人展示真正的“科技與狠活”……

環顧當下的世界,從日常生活到生產制造,從社會治理到文化建設,數字之橋飛架,貫穿傳統、當下與未來。

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一個更泛在、更交融、更智能的數字文明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特別是人工智能推動了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新變革,拓展了人類文明進步新空間。

人工智能發展如火如荼,其帶來的挑戰和隱憂同樣不可小覷。全球范圍內數字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暴力、網絡犯罪等時有發生。

凡此種種,都在呼喚一種新的秩序和規則,以期加強數字化治理,走出一條創新驅動、技術向善、持續健康的人工智能發展道路。而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交流、互鑒與包容的基礎之上。

這次“尼山對話”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探討如何借助人類文明的“工具箱”,應對人工智能這一“科技變量”。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儒家思想的發源地。對話之所以選擇尼山,恰恰揭示了這樣一種路徑: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原點出發,用其中歷經千載而賡續不斷的價值理念,為數字文明建設提供價值支點與方向指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大地永放光芒的精神財富,既有我們“從哪里來”的精神密碼,更有我們“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以及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恰可為數字文明建設注入不可或缺的思想資源和價值理念。

比如,傳統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彰顯出以人為本、為民造福的價值取向,為“建設怎樣的人工智能”指明了根本方向。比如,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觀念,塑造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科技向善提供了重要指引。再有,“和合”文化提倡“和而不同”,影響著人們的處世原則和交往理念,為數字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價值遵循。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座精神富礦中,找尋未來數字化的治理之道,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構建交流、互鑒、包容的數字世界,這正是“尼山對話”的價值所在、意義所在。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造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以“尼山對話”為契機,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字文明建設的契合點,推動人工智能、數字科技與文化文明交流交融,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可行范式,就能讓數字技術更好造福人民、造福社會,共建共享數字文明新時代。

矚目數字文明的燦爛前景,尼山何嘗不能成為又一個新的起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