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甲醇汽車市場投資前景分析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23-05-25 11:54:35

一直以來,甲醇汽車都是以市場化的形式進行推廣,相比于電動汽車,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較少,甲醇燃料儲備和輸配送體系建設審批部門及職責還不夠清晰和明確,基礎設施(如甲醇加注站)不完善,限制了甲醇汽車的大規模推廣。

當前,各行各業中都在有序推進落實“雙碳”目標任務,能源領域的低碳轉型發展戰略正在邁入新征程,處在能源消費終端的交通運輸領域,在全面開展節能減排之際,實現“雙碳”發展目標的新要求,正在倒逼汽車耗能的高要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表示,我國汽車產業要采取多元的新能源技術路線,其中可再生能源制備甲醇的技術路線,中國具有領先的核心技術,符合中國資源稟賦能源發展的國情,完全可以發揮優勢,實現能源領域的低碳轉型。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甲醇汽車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資料圖】

甲醇汽車,顧名思義即以甲醇為燃料的汽車。甲醇最初作為煤化工產品被使用,于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后,作為性能優良的車用燃料被廣泛應用。甲醇含氫量12.5%,含氧量50%,與氫能相似,具有燃燒高效、排放清潔、可再生綠色屬性等特點。同時,甲醇在常溫常壓下為液態,在儲存、運輸、使用等環節都更安全便捷,成為業界公認的理想新型清潔可再生燃料。

甲醇是可以完全替代化石能源,以此實現保障能源安全和我國能源獨立自主可控。在我國能源缺油、少氣、富煤的結構下,以資源稟賦和因地制宜為原則,鼓勵燃料消耗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建立燃料多元化的消費體系。在能源結構端,可再生能源甲醇燃料,可以通過捕獲二氧化碳與光、風、水發電制氫合成,實現能源結構端的調整。在能源消費端,發展甲醇燃料在動力燃燒(汽車、船舶、動力裝置等)領域里的應用,以此為實現“碳中和”開啟新的窗口。

世界上已有70多個國家,不同程度應用甲醇汽車,有的已達到較大規模的推廣,甲醇汽車的地位日益提升。甲醇汽車的熱度再次被炒起,也被業內認為其有望成為繼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車之后,新能源汽車中的另一重要成員。然而從目前的市場應用來看,甲醇汽車僅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且多是用在商用車和少數地區的出租車上。

據悉,工信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2276號建議的答復中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推廣甲醇汽車、支持甲醇汽車產業發展、探索綠色甲醇汽車新模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動甲醇經濟發展。將加快推廣甲醇汽車。支持晉中市等試點地區因地制宜、進一步加快推廣甲醇乘用車、甲醇重卡等商用車。持續支持甲醇汽車產業發展。推動提升甲醇汽車技術創新能力,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更新完善配套標準,健全甲醇汽車全產業鏈技術能力。探索“綠色甲醇+甲醇汽車”新模式。推動研究雙掛車標準。

2023年甲醇汽車市場投資前景分析

2021年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有一個細節引發汽車行業持續關注。《規劃》提到,把“促進甲醇汽車等替代燃料汽車推廣”納入“綠色產品和節能環保裝備供給工程”,把“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列入“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工程”。這意味著,工信部明確把甲醇汽車作為“綠色產品”,也意味著未來幾年,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車將從試點走向市場甚至規模化,在汽車行業得到更多應用。

甲醇汽車成為新能源車下一個風口為時尚早。當前汽油、天然氣的供應已經在國內形成網絡,但甲醇的制備在很多地區并未普及。甲醇的制備主要在產煤區域,從環保角度看,其儲備和運輸的要求都比汽油高。另外,甲醇加注站等基礎設施也不完善。

業內人士表示,要繼續推動提升甲醇生產技術,如加快風光能制氫技術以及二氧化碳與氫合成制甲醇技術的科技攻關,加快產業應用。同時,要支持發展甲醇產業鏈,加快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繼續推廣試點經驗,在甲醇供應和運輸等方面也需要政策的進一步支持。在甲醇供應過剩及“雙碳”政策不斷加碼背景下,隨著甲醇汽車技術的逐步成熟、行業支持政策的提出落實以及基礎設施的提升改善,未來車用甲醇燃料的推廣應用有望加速。中國甲醇汽車技術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專家認為,自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后,低碳轉型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探索重點,而交通運輸業是重要的能源消費領域,降碳任務繁重,因此,完善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綠色甲醇、利用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制取甲醇的技術,并實現規模化應用,發展甲醇汽車和甲醇經濟,對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具有深遠意義。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0-2025年甲醇汽車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