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熱文:與孩子做隊友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來源:搜狐教育     時間:2023-05-24 08:15:05


(資料圖)

最近,一部網劇《漫長的季節》火了,除了跌宕起伏的情節,劇里的主人公王響和兒子王陽的關系也非常引人注目,一個父親對于真相的追求,對于兒子清白的堅持長達18年,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也啟發了我們對于親子關系的深層次思考。

90年代的王響被網友們形容為“爹味十足”,父子之間磕碰不斷,王陽的母親美素勤勤懇懇操持家庭,愛兒子如同愛自己的生命。過于強勢的父親,過度溺愛的母親,都是這個家庭里的潛在bug,這樣的環境中孕育出的畸形的親子關系,終有一天會導致幸福表象的撕裂。

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其實像王響和王陽這對父子這樣磕磕絆絆親子關系從來都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更像是自己需要斗智斗勇的敵人,而非可以交心和傾訴的對象。母親美素對孩子的無條件溺愛則又是另一種極端,這同樣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種不健康親子關系的表現。

那么一個優質的親子關系應該是什么樣的呢?家長又該如何改善這種不健康的親子關系呢?

很簡單,父母學會要“與孩子做隊友”。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應該拿出平等和尊重態度,成為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世界的隊友,而非他們需要去費力周旋的對手。

與孩子做隊友,能讓父母學會“尊重”。在一個健康親子關系中,父母和子女都應該是作為獨立的個體,相互支持共同進步。不要使用父母身份的權威壓迫孩子,更不要把孩子看得過于弱小,對他們進行過度的保護和溺愛。不如俯下身來,將視線放到與孩子平齊,從他們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并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想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明白孩子真正的所思所想,成為他們成長路上并肩同行、升級打怪的戰友。

與孩子做隊友,能讓父母學會“放手”。畢淑敏曾在書中寫道:“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該有的軌跡,該承受的,該經歷的,他都應該有完整的體驗。”父母把孩子看做自己隊友,也就更好地發現和認可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天賦和閃光點,也就更放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自己去體驗世界的繽紛多彩、是非善惡。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讓孩子生出自由翱翔的翅膀。

與孩子做隊友,能讓孩子更加自信勇敢。父母和孩子成為隊友的過程,一定是一個包容和理解的過程。孩子們在平等與尊重的氛圍里,會變得自信、積極,不怕犯錯,也就更能展現出自己的興趣點和閃光點,從而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認可,收獲到更多的正面反饋,并持續塑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性格,這對他們未來的人生將會是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

一個好的親子關系,勝過許多教育。圍繞“與孩子做隊友”的主題,2023搜狐成長生活節暨第十屆搜狐寶寶運動會將于6月3日在北京舉辦,合作單位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為本次活動提供場地等支持。本次成長生活節由搜狐母嬰、搜狐教育、搜狐體育、搜狐跑步、搜狐文化社聯合舉辦,誠邀您感受“新一代親子生活新方式”,與孩子們共同成長。期待您和孩子們的到來,一起開啟與孩子做隊友的精彩旅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