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政權各自為政,最終走向敗亡,崇禎的子嗣為什么不領導他們_全球頭條 天天實時
來源:城市頭條網     時間:2023-04-25 14:16:5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公元1644年三月,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李自成一路高歌猛進,最后攻克明朝的首都北京城。明朝的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自此滅亡。雖然北方被李自成的軍隊攻滅了,但是南方還是大明的天下,明朝宗室就在南方建立多個流亡政權,這些政權統稱為南明政權。但是他們因為缺乏統一的領導,且各自為政,南明政權就存活了十幾年就退出歷史的舞臺。

在中國的歷史上,西晉滅亡后,司馬家宗室在南方建立東晉政權,存活300多年。同樣北宋滅亡后,趙家宗室也在南方建立南宋政權,也同樣存活一百多年。南明無法存活,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


(資料圖)

西晉滅亡時,司馬家的宗室在八王之亂中,損失殆盡,就剩下司馬睿還有一些威望。而北宋滅亡時,趙家宗室都被金人俘虜,只有趙構幸免于難。反觀南明政權,不管是朱由崧,還是朱聿鍵,還是朱由榔,他們都是明朝的藩王,誰也不會服從誰的統治,如果是擁立崇禎的子嗣為南明的領導人,那么南明就不至于敗亡得如此之快,那么崇禎的子嗣在崇禎死了之后,都去了哪里了呢?

根據史書記載,崇禎一共生育了7個兒子,分別是獻愍太子朱慈烺、懷隱王朱慈烜、定哀王朱慈炯、永悼王朱慈炤、悼靈王朱慈煥、悼懷王、悼良王。懷隱王朱慈烜、悼靈王朱慈煥、悼懷王、悼良王這四位皇子命比較薄,出生沒幾年就離開了人世。

崇禎皇帝去世后,當時的人最關心的就是太子朱慈烺的動向了,畢竟崇禎活著的時候,就曾經有大臣建議將太子送到南京的打算,只不過崇禎擔心自己會變成第二個唐玄宗,再加上自己想去南京遭到大臣的反對,所以他不到迫不得已也不堅決不會讓太子去南京。

所以太子朱慈烺就一直被崇禎拖著留在了北京,拖著拖著李自成的隊伍就攻下了北京城。崇禎自盡之前,將自己的妻女悉數砍殺,對于自己的兒子,崇禎還是希望能夠保存自己的血脈,日后可以為自己報仇。就將他的兒子托付給了朱純臣,希望他能將自己的兒子們帶到安全的地方。

李自成都殺進北京城了,哪里還有安全的地方,朱慈烺沒有逃亡多久就被李自成抓到了。李自成對朱慈烺的態度還算友好,封他為宋王,并且李自成在攻打吳三桂的時候,也將朱慈烺帶在身邊。不過后來李自成戰敗,朱慈烺也在亂軍之中丟了。有的史料說朱慈烺被清廷殺害了,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不管朱慈烺是死了還是失蹤了,他對于南明政權來說都是一個已故的太子,再也不能作為南明政權的領導人了。

至于崇禎皇帝的另外兩個兒子定哀王朱慈炯和永悼王朱慈炤,跟太子朱慈烺的命運,也是在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的時候,被李自成抓到軍中。后在李自成與吳三桂的戰斗中,也在亂軍之中失蹤。

不過后來清朝統治時期,民間多次出現"朱三子案",也就是民間打著朱三子的旗號反對清廷的統治。也因為經常發生這樣的事件,所以在公元1708年,化名為王士元的永王朱慈炤被清廷發現,雖然他此時已經是75歲高齡,并力辯自己根本無"反清復明"之念,但還是慘遭清朝殺害。而他在南明的那段時期,一直在逃命,自己的性命尚不能保證,又怎么能領導南明政權呢?

歷史上就是這樣,因為沒有崇禎的繼承人領導南明政權,導致南明政權四分五裂,各自為政。最終南明政權集體消逝在歷史的塵煙中,如果崇禎的兒子能夠領導南明政府,歷史或許會有新的發展,但歷史就是沒有如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