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簡訊:鄉音鄉情涌筆端水韻山音入夢來 桑農散文集《桑干河畔的情思》印象
來源:張垣文化     時間:2023-02-09 00:53:36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張文睿

記憶是靜靜的河流,情思是河上映照的明月。桑干河兩岸是青山,是綠樹,是正在田地里收割莊稼的農民,是山腳下那小小的村落,還有農家屋頂上的裊裊炊煙……在游子心中,還有比故鄉的山川、河流、明月、果園、田地、屋舍、炊煙、村人忙碌的身影、油燈前的故事和百看不厭的鄉村戲曲更讓人難以忘懷的呢?

時光倒退四十年,桑干河畔的農家娃,在教室里聽一位姓呂的語文老師朗誦《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小說中的段落:“從樹葉中漏進來的稀疏的陽光,斑斑點點鋪在地上,灑在他們的身上……”

天地一瞬,四十年光陰雖然匆匆流逝,但是文學創作的夢想和故鄉的縷縷情思一直在農家娃心中陳釀。2018年6月《桑干河畔的情思》散文獲得了第八屆冰心散文獎,作者屬名桑農。五年后《桑干河畔的情思》一書由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向全國發行,本書分尋根問祖、童年往事、綿綿情思、漫步山林、溫暖人生,共五輯,五十余篇作品,二十余萬字。細細讀來,作者的墨點,大多飽含生活溫情。文章的字里行間呈現了桑干河畔人們的生活往事,自然流露了時代的痕跡與變遷。樸素是這部散文集作品的底色,生活的原生態讓這部散文集作品真實而且真誠。

桑農的《桑干河畔的情思》散文集作品多數是從個人生活與成長的步履中截取出來的記憶碎片,地域色彩滲透其中,細細讀來,讀者情不自禁地同作者一起步入桑干河畔,欣賞那里的青山綠水,領略那里的風土人情。這里,我推薦其中佳作:《那個繞麻繩的年代》,此文章詳細地講述了繞麻繩的工序及細節,呈現了北方農家共同的記憶。桑農筆下的文字平實并且結實,比如:“北方麻成熟期是在秋季,青色的麻有兩米多高,砍伐后要修個大水坑,讓麻在水里泡三天,撈出來在秋天的烈日下曬干存放,直到冬季農閑時節,農民們再把那些存放的麻拿出來,從麻桿兒上摳剝下來……”筆者本人十六歲在北京郊區密云下鄉插隊兩年,對農民的繞麻繩工序略知一二,讀此文章頗感親切。

當仔細品讀《桑干河畔的情思》一書時發現其中還包括鄉村戲曲和民間音樂,有的篇章別具特色,譬如《又夢家鄉戲》《叔叔的微笑》《戲迷胡大爺》《幾世琴緣》等都浸潤鄉村戲曲和民間音樂的真情實感。桑農曾經對我說:“我的文學啟蒙主要是鄉村戲曲和民間音樂,父親曾經是鄉村劇團拉二胡的,姑姑、姐姐都唱過戲,那里的人們喜歡唱山西梆子,我主要是通過鄉村戲曲故事、民間音樂故事、歌詞,以及父親、姐姐、哥哥和當地老師給我講述的民間故事和丁玲作品故事,使我漸漸喜歡上了文學。”說到這里,我再詳細介紹兩篇與音樂相關的散文佳作:《尋找會吹笛子的人》,桑農在解放軍藝術學院讀書期間,笛子吹奏表演藝術家馮子存的女兒馮彬,曾委托他為自己的父親寫一部傳記,這事兒桑農一直牽掛于心,從部隊轉業后,桑農專門到馮子存老家尋訪,《尋找會吹笛子的人》寫的就是這次尋訪過程,文中以數千字篇幅,轉述了馮子存后人講述的往事,這不是一篇單純的散文,這是研究笛子吹奏表演藝術家馮子存的第一手資料,此文頗有文獻價值;為了充實與馮子存相關寫作素材,桑農還登門拜訪了笛子吹奏表演藝術家王鐵錘先生,《笛聲悠遠》記錄下了他與王鐵錘先生見面談話的全部過程,在桑農筆下,馮子存、王鐵錘兩位笛子吹奏表演藝術家登臺演奏和深夜創作的身影躍然紙上。這里,我想說這樣一句話,一位作家的知識儲備不僅僅是文學,往往更需要大量文學之外的知識去支撐作家的作品顯現特色,翻開我國文學史,我們不難看出,我國古代文人的音樂功底非常扎實,但是當代懂音樂的作家不多見,而桑農的歌唱、鋼琴、笛子、二胡、手風琴、葫蘆絲、蕭、巴烏、古琴、馬頭琴等樂器演奏技巧和作曲技法,以及民間戲曲、民間工藝、美術、書法、舞蹈、農耕知識、二十年軍旅生涯的部隊知識和中西方醫學知識的厚重儲備,加上多年來在部隊和地方機關寫公文練就的文字功底,足以支撐他寫出更多、更好的,以及文化含量更高的文學佳作。

桑農還和我說過:“他最崇拜我國東漢時期杰出文化名人蔡邕……”我們知道蔡邕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音樂家和文學家,難怪桑農這么多年不僅鉆研文學,還學習音樂和書法,原來他一直以蔡邕為偶像,在生活中不斷提煉自己。

桑農何人?即桑干河畔的農民,山野村夫,果園居士,十八歲入伍,三十八歲轉業,軍旅生涯二十年,曾就讀空軍政治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現工作于北京市朝陽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要負責文學創作協會工作,現為北京作家協會會員。

讓我們再回到作品本身,散文的重要特點是“形散神不散”,《桑干河畔的情思》一書中每篇文章都深深地凝聚在“情思”的主題上,從而達到了“形散神聚”的高度,而整部作品又是緊緊圍繞“古老的桑干河神韻”在展開,整部作品就像靜靜流淌的桑干河水日夜講述豐富的民間故事;又像一部緊緊圍繞“桑干河音樂主題”展開的交響樂,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回婉轉……《桑干河畔的情思》一書,在“2022年度北京群眾文學評比活動”中得到專家們的一致認可,此書被評為一等獎,也是這次評比活動中的最高獎。最后,我想說的是《桑干河畔的情思》一書是繼《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之后又一部反應桑干河兩岸人民生活的優秀文學作品,是桑干河文脈的延續。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喜新不厭舊》《南北東西茉莉花》,隨筆集《二手論語》,評論集《不覺流水年長》,新聞作品集《再回首誰心依舊》,非虛構作品集《用鏡頭記住一個時代》等)

關鍵詞: 民間音樂 緊緊圍繞 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