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短訊!中國企業巨資贊助世界杯卻不與中國足球合作?記者:怕影響形象
來源:德里森     時間:2023-02-06 13:19:2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針對中國企業花巨資贊助世界杯卻不愿與中國足球合作的現狀,記者馬德興對于其中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在剛剛結束的卡塔爾世界杯賽上,到處都是中國企業與公司的廣告。根據英國Global Data公布的數據,中國企業成為卡塔爾世界杯最大的贊助商,四家中國企業總共贊助了13.95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1億美元。

在給國際足聯送去了那么多錢的情況下,中國足球在這次FIFA理事競選中落敗,作為最高管理機構的中國足協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但問題恰恰就在于此:這些贊助國際足聯的企業與公司,和中國足球、中國足協又有多少關系呢?他們能與中國足球一起合作對外嗎?

對于這樣的現象,馬德興分析表示,單就這些贊助FIFA的企業或公司而言,他們屬于企業行為、市場行為,從自身產品推廣、銷售的角度出發,借助世界杯這個全球聚焦的平臺來推銷自己的產品,提高知名度,從而提高利潤。這樣的行為無可非議,而且,幫助發展中國足球并不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甚至某種程度上,因為現在的中國足球的負面形象,使得國內企業或公司擔心若與中國足球沾邊,反而影響自己的企業品牌形象。

這其實就是“中外有別”之處。在絕大多數國人看來,因為中國足球不行,盡可能要劃清與中國足球的界限,甚至時不時地踩上一腳;但在國際足聯、亞足聯、外國人看來,中國公司或企業、中國足球、中國球迷等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代表的是中國,如同他們自己國家一樣。所以,多數外國人無法理解:中國那么有錢、世界杯賽場上有那么多中國的贊助商,為什么中國足球會沒錢?過去兩三年中,那么多優秀外援離開(姑且不提疫情影響),那么多球隊欠薪,甚至頂級聯賽的冠軍隊會馬上破產,所有這些與大量中國贊助商出現在世界舞臺上形成了強烈而鮮明的反差。

因此,馬德興建議,中國足球的管理者們首先需要的是放下身段,用市場化的思維與方式,主動與中國的企業或公司改變過去的命令式關系、從屬關系,變成一種合作方式;而中國的企業和公司也需要學習中東土豪們的認知與境界,加強與中國足球的關系,把中國企業、中國足球、中國球迷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對外過程中形成一個整體,實現多贏。

(德里森)

關鍵詞: 中國足球 國際足聯 中國足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