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世界杯足球地理:摩洛哥,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國家?
來源:天下足球最新帖子     時間:2022-12-11 15:10:43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1/4決賽,摩洛哥1-0戰勝足球巨星C羅領銜的葡萄牙,成為第一支晉級世界杯4強的非洲球隊。

摩洛哥在足球圈出名,源自徐陽。他曾經在解說時不斷提及自己去過摩洛哥,那里的孩子都在踢球,摩洛哥的足球很純粹。因此,徐陽和摩洛哥在一起的梗,有了“徐至摩”的外號。更巧的是,徐陽解說的那場比賽,正是摩洛哥vs葡萄牙。

摩洛哥是第一支晉級世界杯半決賽的非洲球隊。但這個國家卻被認為是最不具備“非洲特征的”非洲國家。


(資料圖)

世界杯地理學堂,我們一起走進摩洛哥,了解這個國家具體的風土人情。

摩洛哥風土人情

摩洛哥本屆世界杯可謂是不乏故事。1/8決賽,摩洛哥點球大戰淘汰西班牙之后,很多人涌入到摩納哥俱樂部的微博評論區。

摩納哥和摩洛哥就差一個字,總有人傻傻分不清。摩納哥全稱為摩納哥大公國,是南法蔚藍海岸的歐洲迷你國家。摩納哥面積僅有2平方公里,其中0.05平方公里還是通過填海造路出來的,該國人口只有3.8萬人,三面被法國包圍。

摩納哥沒有自己的國家,只有一家被稱為摩納哥的俱樂部征戰法甲聯賽。世界杯休賽前,摩納哥排名法甲第6名。

摩洛哥則是一個北非國家。該國東部以及東南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南部緊鄰西撒哈拉(爭議地區,摩洛哥宣稱有主權并占據了其國土的四分之三),西部瀕臨大西洋,北靠地中海,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

不包括西撒哈拉的摩洛哥國土面積45.9萬平方公里,人口3361萬。摩洛哥和很多北非國家一樣,主要民族摩爾人(北非阿拉伯人),是白種人。包括其球星齊耶赫、阿什拉夫、馬茲拉維、布努等人都是明顯的白種人特征。這是摩洛哥被稱為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國家的原因之一。

其二,非洲的氣候類型整體分布是這樣的。撒哈拉以北的非洲大部分被熱帶沙漠氣候區所包圍。撒哈拉沙漠環繞了幾乎非洲北部近九成的土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大多數地處熱帶,主要被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著名城市達爾貝達(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非斯以及旅游勝地藍白小鎮:舍夫沙萬所在的核心地區因為阿斯特拉山脈(西南的摩洛哥海港阿加迪爾至東北部的突尼斯首都突尼斯,主體在摩洛哥,最高峰海拔4167米)阻擋了來自撒哈拉沙漠的熱浪侵襲。

阿斯特拉山脈(紅色)

因此,摩洛哥不像諸多北非國家一樣被沙漠覆蓋,氣候類型跟西班牙、葡萄牙十分相似。十分適合亞熱帶水果以及花卉的種植。因此,摩洛哥也被稱為北非花園。

摩洛哥國徽,正上方是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兩側各有一只正向著王冠攀登的雄獅。摩洛哥的主要山脈為阿斯特拉山脈,國徽上有兩只雄獅。因此,摩洛哥國家隊也被稱為阿斯特拉雄獅。

摩洛哥地理上與歐洲毗鄰(西班牙城市休達、梅利利亞與摩洛哥陸上接壤,摩洛哥不承認),歷史上曾經被法國、西班牙殖民統治(法國占據摩洛哥大部分,西班牙占據北部),摩洛哥雖然是北非的穆斯林國家,但其文化多多少少受歐洲文化的影響。

歐洲文化在摩洛哥打下了一定的烙印。摩洛哥很多城市綠草如茵,建筑風格和生活方式有濃厚的歐洲文化色彩。歐洲人帶來的足球運動,更是備受摩洛哥男孩子的喜愛。這就有了徐陽之前所說的,那里很多孩子都在踢球,那里足球很純粹的金句。

摩洛哥是非洲對華免簽的國家之一。白本護照可以實現說走就走。阿拉伯、伊斯蘭和歐洲風情在這里的融合,摩洛哥也值得中國游客來此打卡。

摩洛哥足球故事

摩洛哥足球很純粹,他們的球員創造了歷史。摩洛哥足球,也有很多故事要講。

摩洛哥的頂級聯賽為摩洛哥足球超級聯賽,但其官方名稱為博托拉職業聯賽(Botola Pro)。摩洛哥足球頂級聯賽的球隊共有16支參賽球隊。

不包括未被國際承認的西撒哈拉以及摩洛哥聲索主權的休達和梅利利亞(國際上認為屬于西班牙),摩洛哥全國共分為10個大區(摩洛哥聲稱12個),其中,首都拉巴特和第一大城市達爾貝達(卡薩布蘭卡)兩座城市所在的地區,集中了摩洛哥近三分之一的頂級聯賽球隊。

可以說,拉巴特和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就是足球很純粹的國家——摩洛哥的足球之城。

卡薩布蘭卡

摩洛哥足球聯賽放眼整個非洲,表現也是極其亮眼。摩洛哥俱樂部獲得非洲足球俱樂部頂級榮譽——非冠和非超杯的次數僅次于埃及。

本屆世界杯比賽,摩洛哥創造了非洲球隊的歷史。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喀麥隆、2002年韓日世界杯的塞內加爾以及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加納,都止步八強。2010年的加納,距離四強只有一步之遙。這一次,摩洛哥做到了。

摩洛哥國家隊的26人大名單中,入籍球員多達16人,占據摩洛哥足球一半以上的比重。這16人當中,有14人出生在外國,在外國長大。他們分布在荷蘭(4人)、比利時(4人)、法國、西班牙(2人)、加拿大、意大利(1人)。

除了加拿大之外,他們大多數都在歐洲生活。西班牙和法國兩個摩洛哥的前宗主國,總共貢獻了4名球員。摩洛哥最大牌的球員,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的阿什拉夫,出生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摩洛哥隊長賽斯出生在法國。

此前和前主帥哈利霍季奇鬧矛盾的兩人——齊耶赫和馬茲拉維出生在荷蘭,也是在荷蘭長大的球員。

這些“歸化”強援大多數出生在歐洲,在歐洲長大。但卻有一位不是出生在歐洲,而是出生在北美洲國家加拿大。這個人就是摩洛哥的主力門將布努。

摩洛哥之所以有這么多人出生在國外,跟摩洛哥獨立后的國際環境有關。摩洛哥自1956年獨立以來,國家經濟發展結構單一,人口增長速度快。相對落后的經濟難以養活這么多人,因此,部分摩洛哥人選擇了外出打工。

與其一海之隔的歐洲成為了他們的理想選擇。摩洛哥此前是西班牙和法國的殖民地,因此除了阿拉伯語之外,西班牙語和法語在摩洛哥也比較流行。這位摩洛哥融入西班牙、法國所代表的印歐語系的羅曼語族圈子提供了便利。

這14人當中,除了齊耶赫、馬茲拉維出生地荷蘭(荷蘭語屬于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其余地區都和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法語同屬于印歐語系羅曼語族)屬于一個文化圈。

例如比利時,雖然是荷蘭語、法語并立的國家,獨立之初,比利時一直推行獨尊法語的政策。非洲國家人移居比利時,也首選法語。摩洛哥門將布努,出生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蒙特利爾是加拿大法語省魁北克的第一大城市。

摩洛哥為了能夠讓這些海外人才為我所用,更是不遺余力。本屆世界杯摩洛哥的掌舵人,臨時接替哈利霍季奇的勒格納吉出生在法國。他們有著相似的經歷,他們有著相似的血緣、文化認同和宗教信仰,加上當地“純粹”的足球,也許這就是摩洛哥足球能夠成功的秘密。

(Alexander)

關鍵詞: 阿斯特拉 卡薩布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