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vs荷蘭:在天堂與地獄間反復橫跳
來源:天下足球最新帖子     時間:2022-12-10 14:20:48

當斯卡洛尼排出三中衛陣型的時候,我其實并不算非常驚訝。因為世界杯之前的比賽里,阿根廷就有過讓利馬替補出場,把陣型變成352的嘗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樣做的目的,往往是為了解決中后場組織和轉換的問題。

由于洛塞爾索和岡薩雷斯的受傷缺席,原本的左路同時失去了直塞和速度,右路不可避免成為球權推進的主要通道。然而原本那套四后衛體系里的右后衛不管用誰,都需要更多留后,來彌補右邊鋒梅西/迪馬利亞逼搶不夠的弱點。所以只要像墨西哥那樣針對德保羅展開瘋狂圍搶,阿根廷的出球體系就會變得稀碎。

改成三中衛呢?好處很多。比如利馬的出場讓正面防守能力有所提升,之前就有過對手一條龍最后時刻被他解圍的表現。又比如莫里納可以更多壓上,配合德保羅的回傳、轉身、接應,可以打出三角傳遞流暢推進。還比如由于整體前壓,左邊的阿庫尼亞可以更多接到來自梅西的斜塞,前場丟球也能有更多人參與就地反搶。

那么代價呢?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之前就忌憚的老問題,右后衛太多參與向前推進,失敗了就容易被人打穿身后,這一側邊中衛羅梅羅的狀態也不算好。

另一個是這種踢法的體能消耗巨大,1/8決賽打澳大利亞下半場這么踢之后,德保羅和恩佐最終都跑了超過11公里,梅西也因為參與全隊前場逼搶跑了8.6公里,這些都明顯高于小組賽的數據。

幸運的是,阿根廷在1/8決賽之后可以休息6天,所以能在這場與荷蘭隊的八強戰里繼續使用這樣的踢法。

于是,我們在開場階段再次看見了一支生龍活虎的阿根廷。有前場逼搶,也有反擊推進。莫里納果然頻繁套上,德保羅也繼續滿場飛奔,梅西在各種掩護之下帶球內切,熟悉的斜塞交給阿庫尼亞……全世界阿根廷球迷都在罵他為什么不是阿爾巴。

而荷蘭隊的場面算不上太被動,甚至控球率還明顯占優。但也肯定算不上主動,還是之前那種慢悠悠看隊友先出招的感覺。

沒辦法,和斯卡洛尼一樣,范加爾也有不得不做的取舍。

鋒線本來就沒什么球星,頭牌德佩不僅在巴薩踢不上球,還帶著傷完全沒有狀態。原來雙德在左路的雙核玩法,現在這么打風險遠遠大過收益,只能讓德容再次拖后。然而德容這么一拖后,原本就沒多少戲份的滲透進攻完全堵塞,就剩兩個邊后衛布林德的長傳+鄧弗里斯的突進,要不就是期待加克波繼續爆桿。

如果半場你拉一下數據,會發現荷蘭的控球率始終在60%左右徘徊,但射門只有貝爾溫低射的那一次。而阿根廷的射門有5次,基本上分為下面兩種:A,面對荷蘭三中衛同樣打不透,讓梅西來腳遠射;B,梅西拿球吸引注意,然后傳給空位再轟一腳。

進球就來自B方案。面對阿克持續不斷的盯防,梅西做了好幾次連續的假動作,然后一腳直塞找到了范戴克和布林德之間的唯一路線。持續前插的莫里納這次跑出了最合適的位置,搶在范戴克伸腿之前把球捅進了門。

荷蘭必須攻出來,但就像之前說的那樣,他們現有的陣容狀態在需要狂攻時真的沒有太好的辦法。

打沖擊力的話,節奏又帶不上來。打高度的話,呂克-德容和韋格霍斯特還在場下。鋒線三人組里,快的是加克波,高的還是加克波。

結果打完整個上半場,荷蘭還是只有那一次射門。唯一的利好來自莫里納身后的羅梅羅確實有點慌,直接在德佩頭上來了記暴扣。而裁判在此前后來了一陣瘋狂的黃牌輸出,西甲球迷仔細一看名字是“小公舉”拉奧斯,好吧懂的都懂。

等到了下半場,其實也沒有多少區別。荷蘭用更全能的科普邁納斯換下了蹲坑型的后腰德榮恩,我原來以為這是想把德容往前推展開反擊,想不到德容還是繼續拖后。

無奈之下范加爾只能往場上堆高中鋒,先是呂克-德容,后是韋格霍斯特。但他們還是遲遲等不來第二腳射門,并別說扳平的進球了。反而是阿庫尼亞被偉大的左后衛靈魂附體,突入禁區變向制造了一個點球。梅西穩穩罰進,追平了巴蒂10球的阿根廷球員世界杯進球紀錄。

比分變成2-0之后,我們再次看見了熟悉的日常。嘴強王者大馬丁摘下高空球之后,直接懟上了呂克-德容,這種搞心態的方式真的特別大馬丁。

之后還有更過分,帕雷德斯飛鏟加爆射荷蘭替補席,差點引發了雙方的集體斗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前車之鑒,拉奧斯相當控制自己的出牌頻率。我總感覺要是換成瓦連金-伊萬諾夫,這估計又是一場“紐倫堡之戰”。

然而除了拉奧斯之外,阿根廷卻把場上所有人的心態都搞崩了。包括落后還在跟裁判不停爭論的荷蘭,也包括看見高空球襲來就肝顫的自己。梅西罰出的點球是阿根廷在常規時間的最后一腳射門,他們想的就是把領先撐到完場。

然而第83分鐘,荷蘭迎來了本場比賽的第二次射門,果然是傳中找高中鋒,韋格霍斯特終于砸進了追近比分的一個進球。

接著范戴克直接站在前場不回去,鋒線形成了三高組合。各種高空球越砸越兇,阿根廷禁區內拼命爭頂,禁區外不惜犯規,一直撐到了傷停補時。

如果這是其他比賽,那么阿根廷從搞心態到退守的操作就全成功了,但卡塔爾世界杯實行了補時計算新規則,下半場一直補到了10分鐘。而就在真正的讀秒階段,荷蘭隊開出的任意球打出了一個FIFA游戲般的操作,還是韋格霍斯特上演了絕平。

要說這屆世界杯有什么通用真理,大概就是這兩個:首先,請善待你的大中鋒;其次,機關算盡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加時賽里,上半場雙方都在調整心態緩和狀態,全都沒有射門。下半場斯卡洛尼換上了迪馬利亞,把存了半個小時的射門一股腦宣泄了出去,充分表明阿根廷人不想要點球大戰。因為有過太多的不好回憶,也因為對面門將諾伯特2米03,而身高多一厘米在點球大戰里都是硬通貨。

但等點球真的開踢,我很快發現自己想錯了。荷蘭也是十二碼線上的老倒霉蛋了,諾伯特雖然個子高但他只打過50多場職業比賽,恐怕就沒有多少面對點球的經驗。

當第一輪兩位隊長率先登場,訓練里準備足夠充分的范戴克還是罰丟點球,梅西以輕松的姿態罰進為隊友卸下壓力,或許結果就已經注定。恩佐的倒霉只是插曲,勞塔羅完成最終救贖,又是歌頌門將的新一天。四小時前的利瓦科維奇,四小時后的大馬丁。

這是一場什么樣的比賽,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夜晚啊。從2-0到2-2,階段性的互相壓制,高中鋒真香,搞心態搞出兩敗俱傷。天堂與地獄反復橫跳,你覺得誰穩了的下一秒就能翻車,你覺得沒希望的下個路口就是曙光。這該死的足球,這愛死的世界杯。

向一輩子倔強的范加爾揮手告別,老帥真的盡力了。也向隊友慶祝時獨自哭泣的勞塔羅送上敬意,這支阿根廷全員的壓力都太大太大了。

希望這一場點球大戰,能讓他們卸下過多的負擔,接著邁步向前。走得更遠,更遠。

關鍵詞: 斯卡洛尼 點球大戰 天堂與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