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世界杯】裁判員掌握有利就不用警告了嗎?:今日訊
來源:天下足球最新帖子     時間:2022-12-04 13:18:46


(相關資料圖)

世界杯八分之一決賽先賽兩場,荷蘭隊3:1戰勝美國隊,阿根廷2:1戰勝澳大利亞。四分之一決賽荷蘭將對陣阿根廷。已經進行完的兩場比賽,對于裁判員的執法難度都不是很大。特別是荷蘭對陣美國的比賽,巴西裁判員桑帕約全場控制都很流暢,犯規識別、突發情況處置都處理的相當好。

本場中有一個越位判罰值得探討。因為這和法國對陣突尼斯時,格里茲曼的進球被判罰越位類似。比賽第20分鐘美國3號隊員將球定向前場,荷蘭隊2號隊員頭球解圍,但是將球頂向自己的罰球區附近,從越位位置回來的美國9號隊員和荷蘭隊5號隊員爭搶球,助理裁判員舉旗示意美國隊員從越位位置回來干擾對方處理球,判罰越位犯規!

因為從直播畫面中,能明顯的看到球是荷蘭隊員自己用頭頂回去的,那這個到底是“主動處理球”還是“折射”呢?前面其實我們對格列茲曼那個到底是不是越位有過詳細的解讀,當然這只是我們自己的解讀,并不代表官方。我們尚不知國際足聯在世界杯的比賽中對這種是如何定義的,但是就IFAB給出的“有意觸球”和“折射”的闡釋中,我們認為如果只要和是和對方在爭搶球就是受限的觸球或控球動作,那是極其不合理的。美國隊員頂過來的球,荷蘭隊員可以明顯的看到,而且是長距離的頭球,隊員有能力和有時間調整自己的身體,如果只要對方有爭搶,自己處理球失誤,就定義為受限的觸球和控球,我認為是不符合足球運動和規則精神的。本案例更大可能是對方和荷蘭隊隊員在爭搶,助理裁判員根本就沒關注球到底是荷蘭隊員還是美國隊員頂回來的。

阿根廷2:1戰勝澳大利亞的比賽,雖然相比于荷蘭和美國的比賽,似乎場上的“故事”要多一點,但是主裁判也是很好的控制了本場的比賽,幾個判罰雖然值得探討,但是都不是什么過大的爭議。其中在第75分鐘時的一個判罰我們來探討一下。

阿根廷隊員22號隊員帶球分球后,從側面過來的澳大利亞22號隊員兇狠的將其絆倒,而且從慢動作來看,澳大利亞隊員還明顯的蹬踹到對方的腳背,就這個動作本身的力度、方向。我們認為是一個魯莽的犯規,應該被黃牌警告。當值裁判員沒有吹停比賽而是掌握有利了,隨后阿根廷隊員將球射偏。

在出現可警告或罰令出場的犯規時,裁判員沒有停止比賽而掌握有利,則必須在隨后比賽停止時執行警告或罰令出場。而在出現嚴重犯規、暴力行為或可被第二次警告的犯規時裁判員不應掌握有利,除非有明顯的的進球機會。裁判員必須在隨后的比賽停止時將相關隊員罰令出場。澳大利亞22號隊員此前已經被黃牌警告,如果再被警告的話需要兩黃變一紅罰令出場。有人說裁判員掌握有利了,這是一次破壞了對方一次有希望的進攻,因此不需要警告了!這里其實和判犯球點球那里一樣,就是以草率的犯規阻止了對方一次有希望的進攻,裁判員判罰點球后,不再進行黃牌警告。但是這里我們首先分析了,澳大利亞的這次犯規是否是魯莽,如果是魯莽的犯規是要被警告的,不管裁判員是否掌握有利。當值裁判員沒有出示第二張黃牌,也許認為這個動作夠不上魯莽。

關鍵詞: 澳大利亞 黃牌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