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頭條:魯能足校青訓總監:若想熟練掌握足球技能,8到14歲要訓練1萬小時
來源:天下足球最新帖子     時間:2022-10-18 16:05:03

在接受《足球報》專訪時,魯能足校青訓技術總監葡萄牙人西蒙介紹了魯能足校《視野2025規劃》的實施和進展情況,以及魯能足校的其它相關情況。

——可以介紹一下《視野2025規劃》嗎?


(資料圖)

《視野2025規劃》主要的目標是從每一個個體的球員出發,培養一流的精英個體球員。

首先,我們要識別每一個隊員的才能和特點,然后盡一切可能幫助球員發展他的特點,我們盡可能幫助每一個隊員提升戰術效能水平。

需要強調的是每一個隊員。盡管我們的目標是出產一個一個的精英球員,但足球運動是團體的運動,我們要把這種培養放在團體的背景下進行。

為了達到這一步,打造一支好的隊伍,就要有統一的比賽理念,讓隊員可以發揮他們的特點,為此,我們把各個年齡段的球員進行劃分,也就是我們學校提出的分周期的概念(即戰術周期化),有三個分周期,每個分周期設定不同的培養內容和目標,包括個體的發展目標和隊伍的發展目標。

這是從大概念上的《視野2025歸化》的目標和工作形式。

——在今年的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上,魯能足校各隊伍表現都不錯,這是否是《視野2025規劃》效果的一種體現?

青訓工作,是從小到大培養隊員的比賽能力,培養他們成為職業球員,很多人可能忘記了這種初心。至于一線隊,當然完全是從比賽出發的,這是毫無爭議的。世界范圍內,巴薩、阿賈克斯等等,他們都有統一的理念,進攻型的,控制型的等等。但在中國,可能有的教練員目標就是追求勝利,有的隊伍進球之后就開始拖延時間,這種比賽風格和過程,是會影響到隊員的比賽時間和鍛煉效果的,因為他們在進攻中的實踐是不足的。一場比賽中,積極進攻的隊伍和消極進攻的隊伍,數據差別是非常大的,這僅僅是一場比賽,那一年呢?十年呢?

我們都知道1萬小時定律——你要想熟練地掌握一項技能,需要高數量、高質量的時間訓練,大約就是1萬小時。如果每天只練2個小時,大概需要16年的時間,但如果每天在2個小時的訓練課之外還有4個小時的加練,每天就是6個小時,這樣大概5年就可以達到1萬小時。也就是說,一個孩子8歲接受專業訓練,大概不到14歲就可以達到1萬小時。

?《視野2025規劃》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其實就是加練,這并不是說加訓練課,而是在訓練課之外自由發揮的加練,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怎么踢,沒有人批評他們,他們想怎么踢就怎么踢,這一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韓鵬、周海濱、汪強他們回到了足校,怎么看待這些知名的球員成為青訓教練員?

球員和教練員,這兩個職業是完全不同的,瓜迪奧拉是一名非常優秀的球員,他后來成為了教練員,但穆里尼奧從來沒有踢過職業足球,但他也是優秀的職業教練。當然,足球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沒怎么接觸足球的人到了二三十歲想當教練也很難成為好教練,穆里尼奧雖然不是優秀的球員,但他一直都在足球的氛圍中,他的父親是一名優秀的教練。

必須要說的是,一般一流的教練員是沒有休息日的,他一天24小時都是在工作狀態的,所以熱情并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熱情和實踐相結合更重要,教練員和球員一樣,都需要不斷地練習,一個老教練一天有效工作一個小時,干了20年,和一名新教練員一天工作18個小時,干了一年,他們兩個的經驗是差不多的。

?現在來看,我們學校的這三名前職業球員轉型的教練,他們做得還是非常出色的。

——魯能足校下一步有怎樣的思路?比如球隊建設方面。

我們的隊伍建設必須要有一定的模式,以此貫徹比賽理念,這有很多的要求,但又不是那種非常詳細和具體的要求,希望看到的是每支隊伍拉出來,大家會說,這是泰山的隊伍。就好比名畫蒙娜麗莎,每個人去畫都會有一定的不同,但大家一看都知道,這是蒙娜麗莎。比如我們的隊伍里有兩個優秀的前鋒,那我們就可以打雙前鋒,而不是非要去為了統一去打單前鋒,但整體戰術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我們不會限制陣型體系安排,根據球員的特點進行調整,完全的統一打法和固定打法是不可取的。

如果我們有一支隊伍出現直接的、防守反擊的打法,我一定會坐下來和教練討論,要不要調整一下,雖然這種比賽的風格可能會贏得很多的勝利,但對于我們的隊伍和個人的成長未必是好的。

——在一個陌生的國家,遠離家人,你是如何應對的?

足球這個行業就是不斷去適應陌生的環境,我2016年來到中國,其實是我第一次離開歐洲,加入足校之后,我主要在中國工作,也去過巴西的基地,也帶隊回過歐洲拉練,我現在工作和生活適應得很好。

適應的另一個核心是適應當地的文化和價值觀,培養巴西的精英球員和培養中國的精英球員有不一樣的背景,巴西的很多小朋友從小不上學,家里也沒有智能手機,所以有更多的時間踢球,中國普遍更富裕,智能手機等玩的東西更多,吃得更豐富,家長也更保護孩子,這體現了文化的多樣性,所以我們培養巴西的球員和培養中國的球員,具體的做法是不一樣的。而且,即便是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孩子也需要個性化的培養。

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不要把困難看成問題,而是看作一種挑戰,一種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和聰明才智去尋求改變和發展的挑戰。

圖片來源:魯能青訓

(南陵哭哭生)

關鍵詞: 魯能足校 職業球員 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