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智慧康養高峰論壇開幕 2035年北京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來源:北京商報     時間:2022-09-05 08:24:46

作為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重磅論壇之一,9月2日,由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老齡協會和北京商報社共同主辦的2022智慧康養高峰論壇在北京首鋼園拉開帷幕。論壇上,發布了《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北京正式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多,北京市正全方位解決老年人的適老應用問題,助推老齡事業的發展。

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20%

北京市老齡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孫立國在發布報告時表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441.6萬人,占常住總人口的20.18%,比2020年增加11.7萬人。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311.6萬人,占常住總人口的14.24%,比2020年增加20.4萬人,是近五年增量最多、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

按照國際通行標準,當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在20%-30%或者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在14%-20%,該地區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2021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20%,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14%,標志著北京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在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中,男性183.6萬人,女性204.7萬人,性別比為89.7。近三年(2019-2021年)來,老年人口性別比持續下降,由90.6降至89.7,女性老年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數量優勢越來越明顯,且高齡老年人性別比連續下降幅度更大,由82.4降至77.4,“說明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性別差異更加顯著,女性老年人預期壽命更長”。孫立國表示。

醫養結合床位達6.15萬張

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多,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變得至關重要。為此,北京市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已先后印發出臺《北京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等30余項涉老政策,涉及養老服務、健康服務、醫養結合分類保障等老齡工作的各個方面。

此外,北京還繼續上調了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惠及全市400余萬人。同時研究制定《關于做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銜接工作的通知》,推進失能護理補貼與長期護理保險有序銜接。石景山區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覆蓋人數42.2萬人,為符合護理條件的3228名重度失能人員提供服務。

除了政策規范和養老金保障,北京市老齡工作開展時也十分重視醫養結合。據孫立國介紹,市衛生健康委確定北京老年醫院為市級指導中心、北京市隆福醫院等16家醫療機構為區級指導中心,對本轄區醫養結合服務等工作進行統籌和指導。目前,全市醫養結合機構總數為200家,其中,兩證齊全的183家,提供嵌入式醫療衛生服務的養老機構17家,醫養結合床位數6.15萬張,養老機構實現醫療服務全覆蓋。

平均期望壽命達82.47歲

報告顯示,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47歲。北京市8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達64.3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4.5%,比2020年增加1萬人,增長1.6%。戶籍人口中百歲老年人共計1417人。

按區域來看,在北京市16個區中,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陽區、海淀區和豐臺區,分別為72.8萬人、60.9萬人和49.6萬人。據孫立國介紹,北京中心城區老齡化程度增速高于郊區。與2020年相比,中心城區常住老年人口增加8.4萬人,增長3.5%;郊區常住老年人口增加3.3萬人,增長1.7%。

而從老年撫養系數的角度來看,按15-59歲勞動年齡戶籍人口撫養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計算,北京市老年撫養系數為47.3%,比上年增長1.2%,即北京市每2.1名戶籍勞動力在撫養1名老年人;按15-64歲勞動年齡戶籍人口撫養65歲及以上戶籍人口計算,老年撫養系數為30%,比上年增長1.7%。

北京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小娥

2035年北京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北京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截至2021年底,全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441.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0.2%。北京已經進入到中度人口老齡化社會。預計2035年,北京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這既是我們的基本市情,也是對我們的嚴峻挑戰。

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

發展整合型衛生健康體系

“健康中國戰略”一個重要理念即衛生健康系統,要以疾病為中心走向以健康為中心,構建一個以人為本的整合型服務體系。今后要發展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真正以健康為中心的理念體系,叫整合型衛生健康體系。

北京市西城區經濟社會調查隊隊長黃彥艷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更需要精神陪伴

今年北京市西城區健康養老白皮書的亮點是對老年人心理層面的調查。隨著國家對退休員工及老年醫保等相關政策的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更需要精神陪伴。2020-2022年需要“心理慰藉”的老年人翻了一倍,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需得到社會的更多重視。(記者 趙博宇)

關鍵詞: 2022智慧康養高峰論壇 老齡化社會 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 西城區健康養老白皮書